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协会动态
“凯威特杯”第二届全国喷射混凝土设计大赛在昆明举办
时间:2024-09-05    来源:CCPA行业宣传部 袁岚    分享:
9月5日,在美丽的“春城”昆明举办了“凯威特杯”第二届全国喷射混凝土设计大赛。

9月5日,在美丽的“春城”昆明举办了“凯威特杯”第二届全国喷射混凝土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由 主办, 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承办,并得到云南凯威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

大赛现场

出席本次大赛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 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子明教授;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云南凯威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庄; 副秘书长谷冰莹、副秘书长徐洁;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罗朝廷;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工程材料所总工师孙俊教授。大赛开幕式由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秘书长尚百雨主持。

副秘书长谷冰莹代表协会致辞

首先,谷冰莹代表 向本次大赛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为本次大赛组织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当前各类隧道工程、既有建筑维修加固、山体滑坡防护等工程对喷射混凝土需求量增大,喷射混凝土工程建设复杂性和难度也在不断提高,喷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大影响,掌握喷射混凝土材料设计和工程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希望,通过本次大赛,交流和推广先进喷射混凝土材料和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成果,提升喷射混凝土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推动喷射混凝土材料创新、应用创新和施工技术创新发展,提升喷射混凝土工程质量。

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子明教授致辞

王子明在发言时首先感谢各个参赛队伍的积极配合,感谢王庄带领凯威特团队对本次大赛的支持和周密安排,也感谢协会的领导亲临大赛现场给参赛队员们鼓劲加油。王子明指出,喷射混凝土的发明到现在已近百年,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在地铁、隧道等工程的建设,它的应用前景、应用范围和配套技术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赛的举办,将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引起人们对喷射混凝土材料的重视,以推动喷射混凝土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举办大赛的目的就是要进行技术交流学习,促进企业自身的技术进步、行业的技术进步,以满足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同时扩大它的使用范围,包括修补加固、非常规混凝土构件的制作、满足独特的建造方法、耐火材料的施工中、3D打印等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最后,王子明祝每支参赛队伍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云南凯威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庄

王庄在致欢迎辞时表示,喷射混凝土技术作为现代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凯威特杯”第二届全国喷射混凝土设计大赛的举办,不仅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一次智慧的交流。在这里,我们迎来了老朋友的相聚,新朋友的相识,共同探讨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共同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凯威特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同心致远、创新创造”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无碱速凝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从无到有,不断探索,开辟了有碱速凝剂向无碱速凝剂的更新迭代之路,为行业的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秘书长尚百雨主持开幕式

颁发裁判聘书

本次大赛聘请了罗朝廷为裁判长,尚百雨、孙俊为裁判,王子明向他们颁发了聘任证书。

大赛裁判长、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罗朝廷致辞

罗朝廷在讲话时强调了三点,一是很高兴看到了喷射混凝土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未来光明的发展前景,更看到了有众多的优秀企业发展壮大,并且具有非常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本次比赛关于早强剂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是热点话题,更是技术难点。在隧道环境下,我们在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早强喷射混凝土是非常必要的。第三代表裁判组全体成员,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大家做好服务,更祝愿参赛选手们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并取得好的成绩。

比赛现场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5支队伍参赛。以“喷射混凝土早强剂”为主题,以早强剂掺量、砂浆强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选出性能优良的喷射混凝土用早强剂。本次大赛评比结果将分别以早强剂掺量、8h抗压强度、24h抗压强度作为得分指标进行最终评判。

本次大赛为期两天,将于9月8日在第四届喷射混凝土产业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论坛上公布比赛结果。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