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重点产业发展报告
2016年度膨胀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
时间:2017-01-03    来源:     分享:
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作为一种抗裂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基本建设中。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行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建立了包括产品标准、应用技术规程、试验方法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构建了地下抗裂防水工程、超长结构抗裂无缝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等应用技术,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的使用量居世界首位。

 1. 行业现状

  1.1 经济运行状况

  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作为一种抗裂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基本建设中。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行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建立了包括产品标准、应用技术规程、试验方法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构建了地下抗裂防水工程、超长结构抗裂无缝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等应用技术,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的使用量居世界首位。

  据统计,国内现有膨胀剂生产企业近百家,年生产能力近千万吨。2016年膨胀剂销量140万吨左右,抗裂防水剂、抗裂剂、防水剂、密实剂等膨胀剂衍生产品40 余万吨,折合生产使用膨胀混凝土5000万m3

  2014 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建设项目逐渐萎缩,与房地产关系紧密的膨胀剂及膨胀混凝土行业步入冬天,受国际大形势和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2016年膨胀剂及膨胀混凝土行业较2015 年呈现进一步减速发展的趋势:膨胀剂产销量下降10~20%;由于环保压力、物流运输、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扬,膨胀剂及膨胀混凝土制造成本上涨;同时,受建设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开工不足的影响,企业回款率较2015年进一步下降,生产型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利润率下降。

  1.2 产品技术现状

  尽管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在我国得到广泛使用,但尚未摆脱产品技术水平较低的局面。目前我国生产的膨胀剂技术水平较低,膨胀源大多是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由各种CaO、Al2O3、SO来源形成钙矾石产生膨胀。CaO由硅酸盐水泥水化提供,SO3 由硬石膏提供,通过改变活性Al2O3 来源,如铝酸钙(高铝水泥熟料)、硫铝酸钙(硫铝水泥熟料)、明矾石、高铝烧矸石、煅烧高岭土(地开石)、高铝粉煤灰等,配制不同的品牌膨胀剂。很多企业基于成本考虑,大多采用价格较低的含Al2O3 矿物原料,因此膨胀剂的膨胀能较小。这些膨胀剂仅能接近或勉强达到产品国家标准的最低要求,对混凝土工程的抗裂作用效果不显著。

   膨胀混凝土分会自2010年以来极力倡导以CaO为主要膨胀源的高性能膨胀剂。6年以来,已经有天津豹鸣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建文特种建材有限公司、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公司、重庆三圣特种建材公司、石家庄功能建材公司等多家生产厂商开始进行生产,产品也相继投入市场,初步形成了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原地区熟料供应基地,为提高我国膨胀剂的品质提供了基本保证。

  1.3 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种抗裂防水工程,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膨胀剂质量良莠不齐,市场频频出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2016年膨胀剂行业依然未摆脱产市场比较混乱的状况:大型企业大多生产检验程序完善,能够按照标准生产。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生产不按标准生产,甚至搞假冒伪劣的东西,低价扰乱市场,个别企业的产品售价仅300~400 元/吨,尚不够生产合格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大部分客户对膨胀剂不了解,图便宜,不知道产品差价背后可能意味着巨大的质量差距。规范的企业还能够按照标准组织生产,起码有一定的质量保证,但是这几年市场竞争太激烈,加上膨胀剂目前还没有立竿见影的检验方法,一些不法者弄些粉煤灰、矾砂等冒充膨胀剂,甚至勾结混凝土生产商直接倒卖进货单据,共同图利,蒙骗业主,这些行为严重败坏了行业的声誉。也有一些混凝土生产企业,一味贪图便宜,厂家做的再垃圾,只要售价低一样卖得好。这些不良行为不但对膨胀剂、膨胀混凝土行业造成恶劣影响,还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膨胀混凝土分会积极倡导行业健康发展,引导市场良性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制定标准、规范提高使用者的辨别能力,我们相信行业内浮躁的不法商业行为,会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行业的规范而逐步消失,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行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2.行业发展方向

  2.1大幅度提高产品膨胀性能

  市场上现有的膨胀剂90%以上都是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规定的Ⅰ型产品,限制膨胀率仅为0.025%,这类产品自身膨胀能小,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因此必将被用户和市场淘汰。

  膨胀剂行业要继续发展,提高膨胀剂的膨胀能势在必行,在即将修订的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

  产品标准中拟大幅度提高Ⅰ型产品的膨胀率。各生产厂商要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向市场加大投放限制膨胀率大于0.050%的Ⅱ型产品力度,引导市场需求,引导用户正确认识膨胀剂。

  由于装备和生产技术水平限制,膨胀能小一直是我国膨胀剂行业发展的软肋,采用无熟料工艺生产的混凝土膨胀剂,虽然膨胀效果差,但是由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成为市场销售的主体。随着市场逐步成熟,人们对工程裂缝这一耐久性问题日益重视,这种现象必将改变。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渴望解决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苦于没有立竿见影的好材料,这些年无论是混凝土膨胀剂,还是聚丙烯纤维等抗裂材料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说明市场有巨大的需求,目前,生产满足国标要求所必需的膨胀熟料已经基本覆盖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等地区,为提高我国膨胀剂的品质提供了基本保证。

  2.2重点研发适用于温度裂缝的膨胀材料

  混凝土因为收缩而导致的裂缝是一种质量通病,一般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其中温度收缩导致的混凝土结构早期开裂现象日益普遍。尽管目前针对温度裂缝采取了诸如减少水泥用量、掺加粉煤灰、矿渣粉、煤矸石等低活性辅助胶凝材料、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通冷却水管降温等外、掺加水泥缓凝剂等诸多技术措施,但抗裂效果没得到明显提升,因此减免温度裂缝的膨胀剂具有广阔的市场。

  我国现有的膨胀剂抵抗温度变形的能力差,对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作用不明显,因此应加大针对温度裂缝的膨胀材料的研发,使混凝土在降温阶段产生较大的膨胀,同时有效抑制混凝土温升,大幅提高混凝土抵御因水化热产生的温度收缩。目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武汉三源特种建材公司已针对温度裂缝展开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2.3创新和发展化学自应力混凝土

  创新和发展化学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技术,是膨胀剂行业的刚性需求。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一定要具有显著区别于普通混凝土的特性,并依附于化学预应力混凝土工艺,扩大预应力混凝土市场,并在其中占据更大的份额,这就是膨胀剂的刚需点。比如,使用性能优良的混凝土膨胀剂,即使施工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可以使工程不产生收缩裂缝,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刚性需求点。

  众所周知,预应力混凝土性能远比普通混凝土优越,但是由于工艺复杂,其应用领域大多局限在桥梁工程和输水管、水泥电杆、管桩等构件,在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较少使用。前些年曾经在民建工程中推广和使用过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但是由于工艺复杂,已经很少使用。如果把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应用范围从目前的补偿收缩延伸到预应力领域,与现有的机械预应力技术相比,将具有显著的经济技术优势,必将为建筑设计和施工带来革命性变革,会再创混凝土膨胀剂行业新的辉煌。

  除了提高产品性能,积极创造刚性需求之外,降低高品质混凝土膨胀剂生产成本、加强化学预应力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特别是化学预应力混凝土的现场检测技术和使用效果评价方法。

  2.4加大成套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虽然我国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与如此具大的使用量相比,应用技术仍显滞后。众多膨胀剂生产商积极推销产品,片面夸大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的功效,忽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导致工程抗裂效果毁誉参半。

  我们应该认识到,膨胀剂仅是一种中间产品,在解决实际工程的裂渗问题时,尚须混凝土材料、工程设计和施工等专业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使用效果,绝非“一掺就灵”的万能产品,因此未来一段时间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行业生应改变仅销售产品的模式,加大膨胀混凝土应用技术创新的研究,推广抗裂设计、材料配套、施工监控、后期维护的成套一体化应用技术,实行全过程专项技术服务,实现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抗裂防渗的价值。

  2.5加快市场的转变

  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行业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在近三十年发展迅速,由1990年的年产1.8万吨到2012年的250万吨高峰,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与房地产关系紧密的膨胀剂及膨胀混凝土行业无论是产销量还是企业利润都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随着国家对房地产管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未来严重依赖房地产的膨胀剂企业经济运行会进一步恶化。

   膨胀混凝土分会建议膨胀剂生产企业转变观念,由高度依赖房地产工程项目,转向高铁、核电、海洋、地下管廊等国家重点领域发展,比如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现浇地下管廊的抗裂防渗混凝土,核电、海洋、军工的抗裂耐腐蚀混凝土等应用场合,对高品质膨胀剂都有重大需求。一些膨胀剂和膨胀混凝土骨干企业开始联合国内海外施工总包企业,开始转向国外市场,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基本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