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绿色工地 天津“最深地铁”藏着哪些“黑科技”?
作为深受百姓关注的民生项目之一,地铁建设既要快速高效,还需经得住“质量安全”和“绿色环保”考验。天津在施最深地铁项目——7号线肿瘤医院站开工一年多来,克服了多种困难,运用创新技术设备,打造了智能化和绿色环保型工地。
天津地铁7号线肿瘤医院站,位于卫津南路与宾水西道交口北侧,车站全长187.3米,主体结构最大宽度28.7米,最大开挖深度36.8米,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为地下四层三线换乘车站,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该项目在地铁7号线全线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包含7个一级风险源、7个二级风险源;5项工程难度为天津之最,包含天津地铁建设史上最深地连墙(70.3米)、最长盖挖逆作中间钢管柱(含工具柱48米)、在施最深基坑(36.8米)、最深盾构始发与接收、首次超近距盾构下穿四线并行叠交隧道。
破解难题“神器”:创新工法力避扰民
为什么修地铁花费时间这么长呢?建设者每天都在忙些什么样的事情呢?这是不少市民最关心的话题。建设一条地铁线路,首先要符合国家线网规划,完成环评、文物保护、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等测评报告,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线路走向、站点位置,然后开展勘察、设计工作。通过钻孔取样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和声波法勘探等种种方法,可以清晰“把脉”地质情况,为设计工作者提供第一手资料。规划设计确定后,还需进行项目地块附近的绿化迁移、交通导改、房屋拆迁、管线迁改等工作,为地铁土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待上述工作都完成以后,建设工人就开始正式施工。
为了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肿瘤医院站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盖挖逆作法,工法较一般工法有所区别。比如,盖房子一般都是从地面往上起高盖房,盖挖逆作法是指反方向盖房子,先盖房顶再建房体,较之于明挖施工从底板到顶板的顺序施工,盖挖逆作法要先将车站顶板完成再进行中板施工,最后将底板完成。此项工法降低了结构施工风险和环境风险,能够大大节省施工空间,占地面积较小;能够早日恢复路面,还路于民,顶板施工完成后,就可进行回填,恢复路面;该施工在地下作业,避免受天气、外部因素的影响。长远来看,建地铁就是为了让群众出行更便捷,但在工程建设期间,又难以避免对群众通行造成影响。为了能让市民早日坐上便捷的地铁,地铁建设者每天马不停蹄地作业,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创新施工思路、科学谋划导行,尽量缩短这个“阵痛期”、最大程度减少对群众出行的影响。
智能监测“神器”:全天候护航深基坑
肿瘤医院站周边环境异常复杂,南侧距地铁5、6号线运营线路仅24.25米,东侧毗邻肿瘤医院安放高精密仪器的医疗建筑,距离仅25.25米,不允许有丝毫闪失。项目部必须严控基坑及周边土体变形,将施工对周边建筑影响降到最低。监测自动化与智能化、数据可视化的信息化系统应用,是项目建设者掌握施工风险状态的最有效手段。
项目部为此运用了一套基坑自动化监测“神器”,这套系统由前端感知传感设备、低功耗无线采集设备、无线通信设施以及云端数据库系统与电脑网页端软件应用系统组成,可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项目进行24小时全自动全方位监测,监测范围涵盖: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设22个监测点位,每个监测点位由47组传感器组成,共计1034根传感器;基坑外水位观测井水位,设50口井位,共计50个数字水位计;基坑支撑体系内力,每层支撑由8组支撑轴力计组成,设计3道支撑,共计24组轴力计。
“智能化监测设备精度高、稳定性好,自带温度补偿,工作温度可低至-30℃,避免了人工监测误差。该系统具备数据监测、趋势曲线、数据存储和云计算、自动报表等多样化功能。”地铁7号线肿瘤医院站项目总工程师王子豪说,“采用该监测系统以来,我们实时进行监测数据的有效分析及措施应对,有效控制了施工过程风险,保障了施工质量安全。”
泥浆干化“神器”:引领绿色施工潮流
打造精品优质民生工程,还体现在环保工艺上。受天津富水软土地质条件所限,项目团队在进行地连墙成槽作业时要采用泥浆护壁。肿瘤医院站的70.3米超深地连墙单独一幅,就要使用500立方米泥浆,整个项目一共要使用近4万立方米泥浆,如此大体量泥浆使用后的废弃处理是一大环保难题。传统泥浆废弃处理为指定位置排放,存在着自然环境中不易降解、pH值高伤害土地等一系列问题。
项目部采用干化处理技术,所有泥浆不外运,统一就地干化系统处理。经过层层压滤,干化的沙土可以在地铁施工中用于回填,滤出的水分在项目上进行循环利用。这就像点石成金、变废为宝,一个困扰项目部的环保难题,在大家的努力下变成了一个绿色施工典型。
新技术的好处还不仅于此,建设者通过合理安排泥浆的循环使用节奏,大幅缩减了现场废浆池容量,节省大量项目施工场地。压滤干化系统的运用,开创了北方地铁施工领域大体量泥浆就地环保处理的先河,为地铁施工泥浆处理提供了环保范本。
“打造智能化和绿色环保型工地,不仅要靠技术和设备的创新,更要靠党建强根铸魂及管理模式创新。”项目经理、党支部书记张书伟说,项目部成立“心动力”党员突击队,推行“人人都是班组长”管理模式和“一米管理”风险控制模式,将管理人员与劳务作业人员,聚在同一面旗帜下,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全力确保地铁工程高质量推进。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用考古方式修地铁 北京地铁8号线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20-12-15
- 突破150米!广州地铁设计院设计的车辆段上盖开发总高度刷新国内记录2021-05-10
- 国内首次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SUHPC)施工技术于广州地铁十二号线顺利示范成功2022-10-28
- “冰丝带”里混凝土创造中国奇迹,期待“一起向未来”2022-01-25
- 首次实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22-12-02
- 又一批世界纪录诞生!三种姿势过长江,必须帅!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