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园区培育新思路 珠三角加速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
我国制造业重镇、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正准备加速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
根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日前梳理的工信部共三批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下称重点“小巨人”企业)30强城市榜单,入围的珠三角城市有3座,为深圳、广州、东莞,分别有65、27、20家企业入选。此外,佛山、珠海、惠州、中山、江门、肇庆依次有15、5、5、3、2、2家企业进入名单,珠三角合计拥有144家重点“小巨人”企业。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珠三角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实力、产业根基和创新能力优势明显,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恰好打开了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空间;另一方面是珠三角的市场环境和市场运作机制良好,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其园区培育等经验做法值得各地复制借鉴。
重点“小巨人”占比超95%
从排名情况来看,深圳以65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4;广州入选27家企业,排名第15;东莞入选20家企业,排名第22。在主要城市的带动下,珠三角地区专精特新发展动能强劲,计算下来,珠三角城市重点“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整个广东省的比重达到95%以上。
分析来看,珠三角的脱颖而出,重点在于其经济实力雄厚、产业根基扎实、创新优势凸显。
从GDP情况来看,深圳2021年GDP总量已迈过三万亿大关,达30664.8亿元;广州身处“两万亿”俱乐部,GDP总量为28232亿元;东莞、佛山GDP也在万亿以上。这四座城市在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上也位居珠三角前列。
从产业根基来看,在广州、东莞、佛山等地,制造业是最大的产业底蕴和最坚实的发展根基,无论是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上均表现优异。而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势头强劲。
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城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方向。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深圳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重点“小巨人”企业占50%以上,同时,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行业的重点“小巨人”企业数量较多。广州重点“小巨人”企业涉及电气机械和材料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众多领域;东莞重点“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于新能源、高端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等行业。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深圳市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居全国城市第4;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870家,总量居全省第1。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珠三角地区基础扎实、市场环境和运作机制良好,能够为专精特新企业占据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和关键技术等优势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目前,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已出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专项规划,也明确提出了近期的数量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专精特新企业区域分布差异大,大多集中在深广莞佛四市,后续应借助主要城市的辐射和外溢效应,带动其他城市重视专精特新发展。
打开“园区培育”新思路
目前,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正在面临产业链重构的挑战。如何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下转化原有的传统加工制造业优势?如何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推动产业链向更高端方向跃升?这是珠三角的发展难题,但也恰好扩大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潜力空间。
一方面,珠三角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升级。以东莞为例,东莞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梳理发现,东莞专精特新企业在二级行业的分布中,涉及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传统制造业,鼓励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也为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珠三角引导先进制造业企业锚定专精特新目标。以广州为例,根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广州全市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稳定在6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医药制造业发挥主要拉动作用,同比增长35.6%。从主要产品来看,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增势较好,而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也正是广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泛分布的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珠三角地区以园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做法成为亮点。
就在2021年底,广州黄埔区成功建设大湾区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计划引进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术检测等行业。而深圳产业园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宝安区,目前,深圳宝安区已建设88个科技创新园。
广州黄埔区、深圳宝安区恰好也是当地专精特新企业分布最广泛的区域。梳理发现,广州目前拥有的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32家位于黄埔区。深圳拥有的1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52家位于宝安区,领跑全市各区。
珠三角对于园区培育的重视度在各市相关规划中也可窥一二。东莞今年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集中打造水乡功能区、滨海湾新区、石排镇等市级专精特新产业园,每个产业园为专精特新企业专供产业空间不少于300亩,引进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20家,培育上市企业5家以上。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需要比较周到的配套安排,园区培育的做法能够为企业解决用地需求、提供融资便利、安排管理咨询等,从而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诞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于珠三角而言,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是挑战也是机遇,珠三角城市应借助专精特新的发展契机,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创新活力。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提速!这一重大水利工程有望提前建成通水2022-06-13
- 加快推进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新进展丨提速!这一重大水利工程有望提前建成通水2022-06-14
-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B3标项目完成预应力混凝土内衬浇筑2023-07-03
- 珠江口“缝补术”!细数粤港澳大湾区的跨(江)海通道2023-07-28
- 珠三角工程A7标完成隧洞内衬施工2023-08-04
- 又一重大水利工程迎来新节点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