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GDP破110万亿 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30%
回顾十年,我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1年对外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从关键经济指标看,这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
同时,我国经济占全球份额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2013~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中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也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2013~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2014、2016、2017、2018、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70、80、90、100万亿元大关,2021年突破110万亿元,达114.4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为2012年的1.8倍。
我国经济占全球份额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
人均GDP实现新突破。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8097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2年增长69.7%,年均增长6.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连续3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接近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值。
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国际收支自主平衡总体格局基本形成,跨境资金流动相对均衡,外汇储备总体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2021年末达3250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在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庞大稳定的外汇储备规模为我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冲击提供有力保障。
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这十年不仅是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的十年,也是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的十年。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12年增加18618元,年均实际增长6.6%,快于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2012年增加12046元,年均实际增长5.9%。
居民消费升级态势明显。2021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比2012年下降3.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为41.8辆、259.1部,分别比2013年增长147.3%、27.5%。
这十年,我国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城乡基本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惠及全体人民,民生兜底保障网进一步加固。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分析,10年来,我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历程,可以从“三期叠加”“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五个关键词看出。
十年来国家发展积累的雄厚“家底”,也为我们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做好了充足准备。
今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国经济有韧性。”
他介绍,虽然疫情对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但是我国经济规模依然可观,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明显。上半年经济总量达到56万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接近20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2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尽管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了21万亿元。这些都增加了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和信心。
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组长陈卫东也指出,中国经济将面临外需减弱、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冲突等外溢风险,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潜力和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稳定运行具有坚实基础。财政赤字率低于3%,货币政策处于常态化区间,宏观政策仍有较大空间。
营商环境大幅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举国上下锐意进取推进改革的十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数据显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十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从1085万户增长到4457万户;加快完善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要素市场制度,形成了100多万亿元经济总量、14亿人口、4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内需市场。
此外,我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我国的营商环境大幅优化,全球排名从2013年的第96位跃升至最新的第31位。统筹推进21个自贸试验区建设,复制推广26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
面对当前更加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活力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强调。
2022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动力”。
记者注意到,通过改革保障和呵护广大市场主体,成为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一个重要抓手。
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改革是政策工具箱中极重要工具,要坚持以改革激活力,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深入整治涉企违规收费,严格划定权力边界,严肃查处乱罚款、收过头税费等行为。推行工业生产同类型产品一次许可。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公平竞争。健全营商环境问题线索搜集、处理机制。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杨畅通过微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长期以来,营商环境是我国政策强调的重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等内容。后续增量政策或也将围绕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行政办事效率,尽快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等方面。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穿山越壑 向交通空白处挺进2022-08-12
- 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22-08-17
- 看图学习丨总书记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2022-08-30
- 一图读懂十年来我国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2022-09-07
- 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新时代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2022-09-13
- 数说十年 建筑业高质量大发展 强基础惠民生创新路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