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2022年是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最为艰难的一年。作为全面服务于基本建设的基础材料行业,在疫情影响和建设总量下降的双重冲击下,全年行业呈现了单边下行的走势。以预拌混凝土为例,全年商品混凝土总产量呈现了两位数降幅,全国有7个省份的累计产量同比降幅超过20%。水泥制品也基本呈现这一走势。但路途的艰难没有阻碍行业发展的脚步,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如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开发与应用、智能制造与智慧工厂、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等方面成绩不俗,许多材料与工程技术和产品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国家稳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还会包含基本建设,我国基础设施仍然处于建设发展期,虽然建设重点可能会有所调整,但建设总量会很快修复到前期水平并有望继续上行。对于材料制造行业而言,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广泛服务于建筑、水利、交通、铁路等行业的发展,将是最先启动的行业之一。
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坚守初心。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是最主要、最大宗使用的建筑结构工程材料,为基础设施和各类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材料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将“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作为保障建设工程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更高要求,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将紧密围绕需求端发力,通过材料和应用创新,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材料与应用研发,为各类建设工程提供安全、可靠、环保、好用的建造材料,为绿色建筑和绿色建造的低碳发展提供材料支撑,继续承担起“中国建造”的使命担当。
二是惟实励新。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拓进取,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基础研究,持续推进和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全面提升行业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围绕行业发展“新四化”,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努力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进,推进行业的创新发展。
三是锐意改革。我国政府持续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要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政策引领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目标,加快构建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围绕产业两端,深化产业融合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践行“双碳”战略,充分发挥行业绿色低碳和大宗利废的优势,为绿色发展赋能。2023年力争在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2月13日7版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建设中突显重要作用2022-03-16
- “坦桑尼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机遇”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2022-04-22
- 2023 将打响全产业链复苏第一枪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