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终身贡献奖——曹永康
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曹永康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终身贡献奖颁奖词
他是我国混凝土界的泰斗吴中伟先生的学生和助手。他谦虚好学,思维敏捷,敢于并且善于技术创新,在我国特种水泥混凝土制品、新型建材制品等领域多有建树,参与或负责的研究工作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值得永远记住的是,他60年代带领科研团队研制成功自应力混凝土管,在全国推广,在当时节约了大量的管道钢材,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市政输水管材供应紧张的矛盾,形成了了我国自应力混凝土管产业;80年代,他在国家攻关项目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研发的关键时期,领导研发团队攻坚克难,开发了抗碱玻纤增强低碱水泥的中国GRC “双保险”技术路线,并因此奠定了中国GRC产业和装饰混凝土产业发展的基础。他乐于助人,毫不保留,在今天中国GRC和装饰混凝土领域一些知名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中都有他的身影和足迹。这就是,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曹永康先生,让我们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
曹永康:生来就是建材人
—— 纪念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曹永康同志
在201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上,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曹永康荣获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终身贡献奖。从校门出来以后的60多年里,曹永康无论是在岗还是退休,一直也没有离开过他所钟爱的建材行业,该奖项的获得可谓实至名归。
猴年刚过的一个早晨,已到耄耋之年的曹永康应记者之约,自行打车从几十公里外的管庄来到杂志社,讲述了他从业60多年的历历往事。
情重缘深:
给吴中伟当学生和助手
1956年10月,曹永康以全科优异成绩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告别了“人间天堂”的杭州和养育了他的家乡上海,来到北京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时称建筑材料工业部综合研究所)混凝土室。当时一起分配来的大学生有6个人,分别被充实到6个研究组,曹永康被分配到605组,长他17岁的我国混凝土界的泰斗吴中伟任当时的室主任兼项目负责人,曹永康顺理成章地成了吴中伟的学生和助手。
605课题—硅酸盐自应力混凝土的研究不仅是被列入我国十二年科技规划的项目,还是与前苏联合作的科研项目。当时大家对“自应力”这个名词都非常陌生,任何教科书都找不到,属于边缘学科,从此曹永康与“自应力”三个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承担了自应力水泥混凝土、自应力管、自应力校正、自应力轨道、自应力玻璃纤维水泥、自应力水泥砂浆管道接头等10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谈起和吴中伟的关系,曹永康说他们俩在自应力混凝土项目中工作了9年,共事达44年,二人之间的“亲情”、“深情”、“友情”关系均为业内同辈人所共知。刚工作时因办公条件紧张,二人还并排坐在一起办公整整一年。在业务上,吴中伟手把手地教他做试验设计;在政治上,为了他的入党之事,吴中伟利用到同济大学参加会议之际,步行几十里地到他的家乡调查;在生活上,他结婚时,吴中伟送他的一本书籍的扉页上题词“新婚燕尔,不忘读书”。
曹永康这样列数了给吴中伟当学生和助理后终生受益的几大好处:
一是学会了试验设计和写科研论文及总结报告。吴中伟说过,研究工作的环节是做好试验设计,做好了试验设计就等于研究工作完成了一半。对此,曹永康与沈荣熹等吴中伟亲手培养的一批技术人员都有深切的体会。吴中伟倡导的试验设计是研究方案的细化,为了搞好试验设计,必然要查阅很多参考资料,借鉴前人的经验,从而在更深层次认识客观世界的正确过程。也就是从那时起,曹永康开始注意积累与业务相关的各种资料,如今家里、办公室里摆放的十几个书柜即是他几十年的珍贵收藏。文革中他随研究室搬迁至江西和山东,直到1981年调回北京,一直保存着6桶约100公斤的长期试体,为了不超过个人行李重量,宁可扔掉部分家庭用品。
二是善于抓住科研的机遇和灵感。上世纪60年代初,吴中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论科学研究中灵感方面的文章,在广大科研人员中引起巨大反响。灵感对于宗教界来说可能是神灵感应,但对科学界、艺术界和文学界来说,突然闪现的一个思想火花就是灵感,灵感一旦出现就要及时抓住。为此,曹永康多年来养成了在口袋里装上个笔记本,床头上放个笔记本,以便把在看书、散步、睡眠或与人交谈时出现的灵感随时记录下来的习惯。
三是通过参加各种学术技术会议,结识各界老前辈。在吴中伟亲自指导下工作的9年,曹永康和其他年轻人一起经常被带去参加各种技术会议,不仅增长了见识,有时还被安排在大会作专题报告,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
四是在吴中伟言传身教下始终充满朝气与活力,坚持学风正派,乐于助人。曹永康今年已八十有二,但为行业服务的劲头却一天也没有停歇。60多年来,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曾负责的“自应力混凝土”、“承插式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输水管”、“油田用水泥高压输油输气管”、“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等课题的研究,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总共获得国家、部门和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获专利4项,独自撰写《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输水管的生产与使用》一书,合著有《自应力混凝土》、《水泥的生产与应用》、《特种水泥的生产与应用》等著作,其中《自应力水泥砂浆刚性接头的研究与使用》的报告由国家科委作为科学技术研究报告出版发行。在社会团体工作方面,曹永康被聘任为国家星火奖、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科技著作奖评委10多年,担任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第四至第八届顾问21年,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原称专家委员会)理事长31年,担任中国GRC协会理事长17年,目前还被聘任为 顾问和《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混凝土世界》杂志的顾问。
矢志不渝:
成就两大领域研究成果
参加工作38年,曹永康曾任国家建委江西水泥制品研究所科管大组长、山东水泥制品研究所副所长、建材部济南水泥制品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建筑材料研究院水泥所副所长、房建材料与混凝土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基本涉及两个领域,一是硅酸盐自应力水泥、混凝土和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的研究;二是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即GRC材料的研究。
谈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曹永康依然历历在目:全组加上主任不过5人;全部家当是1台5立升的强制式搅拌机和1台淘汰下来的轮碾式硬练砂浆搅拌机;唯一的参考资料是1本前苏联人写的名为《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小册子。尽管如此,课题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过上百个配方、几百次试验,终于使中国的硅酸盐自应力水泥、平口式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诞生了,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二个掌握自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国家。该项研究成果解决了前苏联未曾解决的水泥快凝、采用粗骨料配置真正的自应力混凝土和采用蒸汽代替热水养护等问题。为此,前苏联将他和吴中伟合著的《自应力混凝土》一书由在苏中国留学生译成俄文作参考。
1987年10月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型建材制品厂考察GRC蔬菜大棚支架(右一)
2004年查看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吊顶的模具
在吴中伟升任副院长后,曹永康接替任项目大组长,其承担的10多个项目接二连三地被攻克。正当他们的研究日臻完善,即将开发应用时,1964年的一道指令,将他们室兵分两路,搬迁至西安和黄石成立中试基地,几位老专家提议把曹永康留下,去领导新混凝土室的膨胀混凝土组,如果这样,研究自应力混凝土8年取得的成果就会付之东流。曹永康为此据理力争,宁可随军西征也不放弃自应力的研究,幸好后来建基地的计划告吹,可项目组人员被砍去一大半,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研究的管道接头用膨胀水泥砂浆填料在辽宁营口自来水公司协助下得以大规模试验并开始在国内推广。
1966年7月,江苏省建设厅邀请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指导南京市政公司水泥制品厂试制承插式自应力混凝土输水管,这项任务落在了曹永康的身上。按需要他们重组了自应力组,除了老部下外又增加了几位生力军,先是在院内的试验车间试制了2根600毫米的承插式自应力管,一试达到14个大气压不开裂,同时接头、管体也滴水不漏。很快,他们去工厂成立了三结合试制组,利用简易的涂蜡钢模,制出了我国第一根真正由工厂生产的直径150毫米的承插式自应力管,并通过了南京工学院老教授的水压试验。在江苏省建设厅拨出专款要求立即建厂生产后,他们又遇到了没有厂家生产自应力水泥的问题,只好想办法自己配制。当时建材部水泥局调拨来1台煤磨,没有加工管模的大型设备,他们就拼拼凑凑搞出了土大头车床、土刨床、土压机,用一土到底的设备造出了中国第一家自应力管厂的管模及离心机、水压试验机、钢筋骨架滚焊机等全套制管设备。批量试产开始后,问题接踵而来,但他们都没有退缩,几经周折后终于稳定地生产出了一流产品。
1969年11月,建材部水泥局会同南京市城建局召开了承插式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输水管现场鉴定会,此后,自应力管在中华大地崛起。1970年,经过他们推荐和示范试验,南京市煤气会战指挥部在1970年~1971年的煤气工程施工中大胆使用了23公里长的自应力管,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自应力输气管的国家。1971年,按照建材部部长赖际发的指示,曹永康编写了《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的生产与应用》一书,成为推广自应力管、指导工厂生产和工地铺设自应力管的基础教材。1972年11月,国家建委建材组在西安召开全国水泥压力管发展规划会议,把自应力管列为主要发展的水泥压力管品种,自应力管生产厂家很快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大地出现,一度达到100多家(包括车间)。从那以后,曹永康每当看到路旁一根根等待下沟安装的自应力管,都会在眼前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股股清凉甘露的自来水流向千家万户,注入万亩良田,滋润着万物,也滋润着为发展自应力管付出过辛勤劳动的每一个人。
1972年~1978年,硅酸盐自应力混凝土和硅酸盐自应力混凝土输水管曾几度被列为全国攻关和部门攻关的高压水泥输油管等项目,都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自应力煤气管获得国家建材局科技大会奖,曹永康个人也由此被授予山东省和国家建材局科技先进个人称号。1986年编辑的《当代中国》(城市建设江苏篇)的征求意见稿中这样写道:“建材部建材院在南京马台街水泥制品厂研究成功的自应力水泥管,对我省自来水设施建设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水泥管从1967年在马台街水泥制品厂投产到1984年,共为我省自来水提供各种口径的管子3000余公里,约占1984年城镇自来水管网总长度7000公里的40%。当我们今天总结自来水建设经验的时候,深深感谢建材院的自应力科研小组。”
2007年10月在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观看硅镁制品样品楼
2010年9月在 第七届理事会期间到富春控股集团参观(左一)
近20年来,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简称GRC)因强度高、韧性好,可制成表面丰富多彩的薄壁制品和构件而受到设计人员的青睐,作为一种独特的新型建筑材料打入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市场。曹永康不仅是我国该行业发展的见证者,还亲力亲为地为此做出过巨大贡献。
采访中曹永康回忆了他们当初参与GRC研究的点点滴滴往事。1958年大跃进时期,国家大搞规模建设,钢材奇缺,刚刚诞生的玻璃纤维被引起关注,曹永康和他所在的水泥研究院混凝土室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了玻璃丝混凝土的研究。当时他们用的玻璃丝是院里黏土坩埚自产的,将其做增强材料,抹一层硅酸盐自应力水泥净浆,铺一层玻璃丝,称之为抹浆铺丝工艺,抗弯强度达到超过400公斤/平方厘米。早期的制品有船、梁、板、瓦等,由于普通玻璃丝在硅酸盐水泥中很快腐蚀,强度丧失,全国用玻璃丝钢筋盖的房子成了危房,1961年建工部下令停止推广玻璃丝混凝土,第一代GRC的研究工作由此中断。
1975年,建材研究院的水泥研究所派代表团去英国出席聚合物混凝土国际会议,会后访问皮尔金顿公司,考察了抗碱玻纤增强硅酸盐水泥—第二代GRC的研究开发情况。回国后,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组织水泥、玻纤和混凝土制品方面的科研人员,走“双保险”的技术路线,开始了抗碱玻纤增强低碱度水泥的第三代GRC的研究。
1981年3月,曹永康从建材部山东水泥制品研究所副所长的岗位上奉调回北京任水泥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混凝土室主任,领导找他谈话并立下三项任务的“军令状”,一是把“国184项目”即复合外墙板研究工作抓上去;二是把GRC墙板中试线的建线工作抓上去;三是把混凝土室工作抓上去。
第三代GRC的材性研究,在陆惠棠领导下已取得突破,铺网喷浆工艺与玻纤切割喷射机的研究也已达到实用化的程度,可惜对GRC耐久性未作正确判断,影响了开发推广。1982年8月,曹永康时隔23年后又一次进入GRC研究领域并正式接手项目负责人工作。
接手“双保险”GRC的研究后,曹永康首先分析了加速老化和长期老化的试验结果,发现了其中的对应关系,从而预测了用不同水泥、玻纤匹配成的各类GRC的耐久性,得出用抗碱玻纤增强Ⅰ型硫铝酸盐低碱度水泥的GRC,强度半衰期可以超过100年的结论,为在我国推广“双保险”GRC提供了理论依据。1983年8月,在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上,曹永康发表了关于GRC的第一篇论文。之后,他们研究成功了直接喷射工艺,开发出一批GRC制品,“双保险”GRC技术很快在中华大地崛起,进入蓬勃发展阶段。1990年,“GRC技术及其推广应用”项目获国家建材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翌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全行业的荣耀之事。提及当年获奖之事,曹永康还不无遗憾地说,由于报批人数的限制,仅有10名同志榜上有名,在他们的背后,还有许多同志作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那时,因为曹永康无时不在地宣传推广GRC,一些同志还曾戏谑他是“GRC院长”。褒耶贬耶,他全不在意,因为GRC在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1978年以来,在建材研究院有关单位配合下,或配合有关单位,先后研究成功铺网喷浆、玻纤短切喷射、喷浆真空脱水和预拌等生产工艺;研制成功电动和气动玻纤切割喷射机;研制成功GRC复合外墙板、槽型单板、半波板(瓦)、阳台栏板、通风道、仿瓷浴缸、沼气池、太阳灶壳、温室骨架、牧场围栏立柱、凉亭等一系列GRC制品;1985年3月,GRC的行业组织—中国建材工业协会GRC协会在南京成立;国家科委下达的中试项目—抗碱玻纤增强低碱度水泥复合外墙板和国家经委六五攻关项目—玻纤增强水泥应用技术也分别于1985年和1986年通过部级鉴定和验收。同时,GRC的国际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技术市场十分活跃。
当然,科学研究没有直径,实践中也会出现曲折。在推广应用硅酸盐自应力水泥、混凝土和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以及GRC的过程中,同样也遇到过反复。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曹永康都凭借多年积累的深厚功底和实践经验,为企业化险为夷。如作为专家组组长,他帮助解决了大连引水工程指挥部使用的第二水泥制管厂生产的40公里直径1400毫米内壁带裂缝预应力混凝土管(一阶段工艺)的问题,为国家挽回了1440万元(仅限管价未包括运费、安装等费用)的经济损失;又如帮助山东淄博引黄供水工程解决了12.5公里直径1600毫米内壁带裂缝的带钢筒预应力管的使用问题,避免了2000万元(仅管价)的损失;再如1988年,由他负责的国家技术监督局、铁道部、国家建材局、陕西省经委及陕西省建材局五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对已铺设在大秦铁路上的红旗水泥制品厂生产的S-2型轨枕质量问题进行全面论证后,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避免了20多万根轨枕被废弃重铺的损失。
在2014年12月装饰混凝土分会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上
徐永模为曹永康亲自撰写的颁奖词
在201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上, 会长徐永模为曹永康亲自撰写的颁奖词这样写到:“他谦虚好学,思维敏捷,敢于并且善于技术创新,在我国特种水泥混凝土制品、新型建材制品等领域多有建树,参与或负责的研究工作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值得永远记住的是,上世纪60年代,他带领科研团队研制成功自应力混凝土管,在全国推广,在当时节约了大量的管道钢材,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市政输水管材供应紧张的矛盾,形成了我国自应力混凝土管产业;80年代,他在国家攻关项目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研发的关键时期,领导研发团队攻坚克难,坚持并推广了抗碱玻纤增强低碱水泥的中国GRC‘双保险’技术路线,并因此奠定了中国GRC产业和装饰混凝土产业发展的基础。
企业家眼中的曹永康
退休之后,曹永康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活跃在他所钟爱的行业里。与他有过20多年接触的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贵告诉记者,和曹院长一起时经常看他随身带个笔记本,像国家政府机关和科研院所的领导及专业人员一样,注意收集素材,习惯走哪记录到哪,我们在发生很多重要事件时往往无依据,可他不是,对发生的事情随时记录,这个习惯对科研有帮助,令人钦佩。
作为混凝土行业的老前辈,他十分注意观察和学习,80多岁了,几乎全国所有的专业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对我们完成的大剧院项目提供了很多专业支持,每当发现我们有了新的工艺和方法,都帮助我们总结,还鼓励说我们是专家。他是体制内的人,其影响不仅在体制内,还包括私营企业,对行业有巨大影响。
离开岗位退休后的20年,他比上班时一点也不轻松,生来就是建材人,一直以工作为乐趣,脑子记的东西特别多,可以娓娓道来,他不仅关心材料,对设计和艺术同样有独特见解,是个跨界的人物。他爱写东西,经常把对专业学术的见解和国内外的相关信息写给我,表现出他内心对专业的热忱,对企业进步的关注,他就像一本活字典。
他对新的东西接受快,不保守,如我们做的很多装饰混凝土墙板,对前人的东西有所变化和创新,总能得到他的帮助,他总能用新鲜的像年轻人的眼光看待事物,经常到车间对事物观察细致,而不会求全责备,对如何完善提出有益帮助。他从不把自己当作老人,在学术上有一颗年轻人的心。
记者后记
考虑到曹永康年事已高,记者最初是要登门拜访的,可他却一再表示:“我是个闲人,你是上班的人,还是我去找你吧。”无奈之下只好应允。相比当下一些领导干部的骄奢之风,老先生的自律行为难道不值得称赞吗?
采访当天,北京的天气乍暖还寒,老先生未穿棉衣早早就出了家门,足见他的身体状况不同寻常。当问及有何养生之道时,他的回答是“不吃素、不锻炼、不生气的三不主义是我长寿的秘诀。”也许正是他这种独特的养生之道支撑着他老骥伏枥,还能在有生之年为行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三个小时的采访中,老先生不断地从口袋里掏出各种资料向我展示,看似不过是一些工作和生活的片段,但细细想来这难道不是他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一轴轴艺术画卷吗?
(原文见《混凝土世界》2016年03期 P54-58)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