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将从这些方面发力,推动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9月11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2023年青岛市智能建造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推进青岛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推进国家智能建造试点
今年,我市计划制订工程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分类分级标准。制订工程建设项目数字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要求。推动BIM图审系统上线试运行和BIM报建审批。组织开展2023年度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申报。推动智能建造监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印发《青岛市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指标(试行)》,指导工程建设项目落实智能建造要求。(责任部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组织开展智能建造项目专家评审,确定纳入全国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清单,全年培育试点项目50个以上。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中加大智能建造推广力度,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部纳入试点,市、区(市)国有平台公司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部纳入试点;在智能建造产业园规划、产业项目导入、行业企业引育方面给予支持;进一步梳理装配式、商混、钢结构、装配式装修、集成家居、门窗等产业发展状况,筛选重点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工厂。
此外,依托智能建造项目,系统推进智能建造相关技术应用;以国家、省级各类科学技术奖项评选为抓手,引导行业协会、企业开展智能建造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组织申报华夏奖3个以上,推荐省级科技示范工程6个以上、省级建设科技项目6个以上、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上;支持行业协会、企业、高校承担、参与国家、省、市智能建造重点课题项目和行业规划、政策制度、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
加强工程项目数字化协同
《工作要点》中提到,要制订修订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在建设条件意见中予以明确,在规划条件、图审、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落实管控要求;推进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鼓励引导勘察设计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支持BIM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探索设计、生产、施工全流程协同。
推动全市智慧化工地建设,2023年实现新建项目智慧化工地全覆盖,推进虚拟孪生技术、BIM技术、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体量轻量化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集成应用;推动驻青央企、总承包特级企业建设集成管理平台,统筹项目管理、施工组织、部件生产等环节,推进材料管控、质量管控、绿色施工等关键技术应用全覆盖。建立企业级平台与市级智能建造监管服务平台对接机制。
同时,还要制订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推广工作举措,在学校、医院等政府投资项目中重点推广;在智能建造监管平台中探索建立标准化部品部件库,初步实现数据传递;支持海尔借助产业和平台优势发展建筑产业互联网,依托其平台推动建筑业生产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持续引导头部施工企业结合项目建设开展建筑机器人应用,年内增加智能装备应用场景不少于10处。
增强智能建造科技支撑力
今年我市将支持青岛理工大学创建“国家城乡建设低碳材料与建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支持行业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建设智能建造工程研究院以及实训基地。组织开展智能建造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发布活动。将相关成果研发和推广应用成效作为对市场主体信用评价重要依据。
梳理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完善企业创新扶持奖励机制;开展智能建造标准体系研究和建筑产业互联网发展路径及应用研究。发布青岛市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指标(试行)、建筑业互联网建设指标。编制BIM技术应用分类、分级标准,BIM档案收储技术标准,明确成果交付要求。编制BIM智能审图技术导则,探索AI人工智能辅助图审试点。
增强智能建造产业支撑力
对市发改、工信、科技、自然资源规划、住建等部门发布的支持智能建造产业、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进行梳理,定期发布政策清单;大力支持政府平台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勘察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咨询、施工、检测、运维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制订住建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文件,以“揭榜挂帅”形式确定首批不少于20家试点企业;招引智能建造领域(数字科技、AI智能、BIM技术咨询服务、建筑业互联网)等企业落户青岛。
将智能建造产业纳入全市重点产业开展规划。开展青岛市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状况评估,引进、培育产业链重点企业;支持在西海岸新区、城阳区、莱西市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园,通过政策赋能、产业导入、园区挂牌等方式引导推进智能建造产业集聚。支持智能建造产业园项目纳入全省推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依托青岛工程建设联盟、上合及一带一路绿建产业联盟、商协会等载体,推进产业招商、要素配置和企业合作;筛选培育10家以上总承包、全过程咨询企业开展建筑产业互联网先行先试。
此外还注重增强智能建造人才的支撑力——鼓励职业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开展智能建造培训教育;开展智能建造领域技能大赛,鼓励市场主体创新创造;研究建立智能建造人才评价体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成立青岛市智能建造专家委员会,积极发挥行业专家对智能建造工作的推动作用。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