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相关政策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产业基础再造与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时间:2023-10-11    来源:工信头条    分享: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学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并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后开创的新工业化道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是新时期、新目标、新格局下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战略任务,以创新为主要动力,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核心路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的定义和内涵

产业基础再造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五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是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2019年8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强调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这一决定,把产业基础再造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高度。

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围绕具有技术集中度和含量高、系统成套复杂、附加值高、带动性大等特点的重大装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事关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重大装备不是又重又大的装备,而是重要的装备,主要包括航空航天装备、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农业装备、先进节能环保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石油化工装备、矿山冶金装备、电力装备、特种装备、高端医疗装备、工程机械、新型轻工和纺织机械、高端工业母机、电子信息装备等。

在当前环境下,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制造强国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容,新型工业化是制造强国战略的延续和拓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既是制造强国的内容,也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新型工业化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主导性、基础性、根本性的支撑作用。



   二、我国工业基础和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推动制造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取得重要创新成就。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022年的2.55%,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

一是一批标志性重大技术装备取得新突破,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天宫、神舟、嫦娥等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部卫星发射完毕,具备向全球开通导航服务的能力;“蛟龙号”载人深潜全球领先,进入业务化应用阶段;C919大型客机已经商业首航,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行;千吨级加氢反应器和大型丁辛醇换热器等石化装备居于世界前列。
二是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取得进展,产业基础配套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我国材料制备水平显著提高,如大直径硅材料进入世界先列;部分高性能轴承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如12MW海上风电机组主轴轴承;部分高端泵阀受制于人的局面得到缓解。如煤化工领域煤粉流量控制阀;传感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如解决了部分高端MEMS器件加工难题。
三是我国部分重大装备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发展。目前我国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十多类产业达到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工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长效机制,钢铁行业完成去产能1.5亿吨目标,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基本出清。
四是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不仅是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更成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链式创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共同提升,加快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进程,使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加速提升。
我国连续13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制造业增加值由2012年16.98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33.5万亿元,全球占比由22.5%提高到近30%,但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工业基础薄弱,质量效益指数较低,世界知名品牌不多。三是资源能源利用率有待提高,单位制造业能耗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水平需要提升。五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六是国际开放共享合作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七是制造业工程师与技能人才队伍短缺。


  三、相关建议

“十四五”至“十六五”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做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应从创新政策环境、研发平台建设、优秀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协同发力。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做好顶层设计、分类施策,解决“卡脖子”问题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短板问题靠政府和市场共同解决,中低端的问题主要靠市场解决,建立可持续推进机制,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政府和市场相结合、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相结合。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有效解决“卡脖子”和短板问题。加大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装备、创新发展新兴高端装备、加快布局战略前沿装备,建设供需适配、优质高效的重大装备研制体系。实施质量提升和知名品牌打造行动,促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色,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持续进行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和智能化变革。聚焦“双碳”目标,统筹能源的供给与使用,推动绿色转型升级。推进重大装备制造为主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完善城镇化工业布局,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转型。打造全球化开放共享合作的产业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标准制度型开放、中国标准国际化和走出去。
二是统筹国家创新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融合资金链人才链,加强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和布局。切实形成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转制院所回归公益,聚焦底层技术,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统筹全国创新资源,立足重大产业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优化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布局,建立科技创新融通发展的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构建省级一国家级一世界级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探索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引导中西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支持东部地区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立足区域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园区,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
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实现人才引领创新。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热爱制造业,加入到工程师与高技能人才队伍中来。创新有利于企业家产生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生态,培养爱党敬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优秀企业家。建立工程师团队培养机制,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系统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及团队。营造形成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有利环境,培养一大批广受尊重、技术精湛、精益求精的高技能人才。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