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分会动态
现代预制混凝土技术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在深圳召开
时间:2024-03-22    来源:     分享:
​以“现代预制混凝土技术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3月22日在深圳召开。第一天11位业内专业学者、技术大咖分享了精彩的技术报告,让与会代表受益匪浅。

以“现代预制混凝土技术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3月22日在深圳召开。本次论坛由 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联合主办,由河北榆构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中建三局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廊坊预则立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同时,20余家建材及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在论坛现场进行了产品展示。论坛开幕式由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灿华主持。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邀请了 荣誉会长徐永模, 副会长、北京榆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雷, 特别副会长、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理事长,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蒋勤俭,深圳住房和建设局勘察设计与建设科技处副处长邓文敏,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设计管理中心设计总监王子佳,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总工室主任周长标,深圳市龙岗区住房和建设局节能科技与建材管理中心主任翟耀平,以及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文体和水务工程管理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参会。同时,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会长,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龙玉峰,香港建筑业物料联会组装合成预制件MIC委员会主席、香港有利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申振威,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会长曹大燕,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预制构件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永明,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建忠,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瀑,青岛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协会执行秘书长曹西晨,深圳市水泥及制品协会会长石义敏,深圳市水泥及制品协会秘书长夏云等嘉宾也出席了论坛。来自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媒体等400余人参加了论坛。


副会长、北京榆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雷致辞

王玉雷首先致辞。他表示,本届论坛以“现代预制混凝土技术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凝聚了行业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如何借助先进技术,促进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精益建造,实现预制建筑高品质、高效率、高标准,推动预制混凝土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王玉雷指出,北京榆构作为 副会长单位,深知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是行业前行的动力源泉。因此,在装配式建筑和预制混凝土领域,榆构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助力行业向着更加高效、智能的方向迈进。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会长、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龙玉峰

龙玉峰致欢迎辞,他指出,深圳是全国建筑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全行业共同坚持“两提两减”的初心,以构建深圳新型建造发展为重要抓手,多项经验做法列入全国可复制可推广清单,充分发挥了深圳先行示范区示范引领作用。现阶段受宏观环境影响,建设行业正面临极不平凡的挑战。但是,我们相信,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现代建筑业朝着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方向一定不会动摇,建设领域以新产业、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始终任重道远。
随后,邓文敏副处长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的领导、学者、嘉宾、企业代表莅临深圳,表示诚挚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深圳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并围绕“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分享了行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深圳将持续在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上下功夫,期待与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同仁继续携手前行。

荣誉会长徐永模

徐永模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2023年预制混凝土行业企业举步维艰,经济效益显著下降。从行业的角度看,除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盲目投资以外,还有许多值得思考和吸取的教训。徐永模从七个方面阐述了他的一些思考,一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驱动力和发展前景如何预判,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如何发挥核心关键作用,值得业内人士思考。二是市场上现浇混凝土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竞争并存,让开发商、业主体验到装配式技术带来的结构上、功能上、质量上的增加值是非常重要的。三是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各级政府保障房建设需求等有利条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装配式混凝土发展道路等。最后,徐永模说,未来可以想象,技术创新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老树发新枝”,可能是脱胎换骨。这也是我对技术论坛的期待和祝愿。

“PC30+预制混凝土构件企业综合能力认定评价活动”启动仪式

本次论坛上还举行了“PC30+预制混凝土构件企业综合能力认定评价活动”启动仪式。2023年, 适时立项了团体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企业生产与质量保证能力认定评价标准》。目前,该标准已完成初稿编制工作,即将进入试评价阶段,协会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首批30家卓有代表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骨干企业,开展综合能力认定评价活动。启动仪式上,徐永模、蒋勤俭为首批参与活动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企业颁发了“PC30”荣誉证书。

友好协会共创“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签约仪式

为进一步响应和践行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专业协会和地方协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本着“行业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专业互通”的原则, 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与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 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会、青岛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协会、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预制构件专委会5家友好学协会签订了“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联合共创协议。

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灿华主持开幕式

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副秘书长李然主持上午的论坛

本次论坛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技术交流,由 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副秘书长李然博士主持。

特别副会长、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理事长,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蒋勤俭

蒋勤俭作了题为《清水混凝土预制技术与工程应用》的报告。他简单介绍了清水混凝土预制工艺及关键技术、清水混凝土预制建筑设计技术,分享了清水混凝土预制项目工程案例,他对未来预制混凝土技术创新进行了展望,一是预制混凝土产品高性能化提升技术,向材料高强化、大型及轻型化、高质量要求、高耐久性能发展;二是预制混凝土部品多功能一体化集成技术的发展,实现饰面装饰一体化、保温隔热一体化、门窗预留接口化、管线点位集成化;三是预制混凝土技术与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蒋勤俭指出,混凝土产业及建筑业的转型升级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无论是现浇还是预制都要从规模数量的粗放型增长向质量效益的精细化服务方面转型,把混凝土产品和工程做好,无论是其外观质量,还是内在性能,严格控制混凝土产品及工程的精度偏差,结构混凝土一定要杜绝抹灰、刮腻子找平、装修的传统理念,就是最大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龙玉峰介绍了深圳工业化建筑发展思考与实践。深圳工业化建设发展已实现政策体系基本建成,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项目建设全面铺开,产业配套日益成熟,人才队伍已具规模,并持续输出深圳经验。面对在发展过程中深圳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政策支持、技术指标确认、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产业生态的打造,在此过程中行业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构建行业自律体系,进行预测引导科学发展,发布价格信息促进优质优价。龙玉峰还分享了华阳国际产业园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情况。面对未来行业的发展,龙玉峰认为,产业链会深度调整,行业集中度会快速提升;更加注重高质量高品质的发展;市场将实现增量与存量并重的时代。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李晨光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李晨光作了题为《基于BOK的预制混凝土产品认证与企业能力评价研究》的报告。知识体系(BOK)是指依赖于特定材料与系统(如预制混凝土产品与结构体系)的设计、建造的行业知识的系统集成。PCI(美国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协会)认证经历了50年的发展和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已成为企业从事预制及预应力混凝土领域的设计、生产和施工的基本条件。PCI认证助力、保证建筑的高质量建造和企业能力的逐步提升,为全供应链提供了质量保证。李晨光指出,预制混凝土产品认证与企业能力评价工作始终应基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知识体系进行开展,评价工作应围绕并聚焦构件厂的生产与质量保证能力,并基于产品类型、构件制作技术特点及复杂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心目标是通过认证评价工作实现预制混凝土产业的高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香港建筑业物料联会组装合成预制件MIC委员会主席、香港有利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申振威

申振威介绍了香港MIC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MIC关键技术包括从设计、生产、施工和智能建造,实现了BIM数字化设计,MIC建筑产业化,建筑信息化,建筑施工自智自动化。其中BIM数字化深化设计完成了BIM整体楼层构件设计、预制构件BIM模型搭建、基于模型确定钢筋输出到自化机器、基于模型确定模具、BIM模具搭建设计、BIM现场预制件存放。还实现了BIM数字化输出生产,BIM数字化施工管理等工作。申振威重点介绍了消防处百胜角已婚人员宿舍、柴湾政府综合大楼及车房、大埔第9区小学等MCI项目的完成情况。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伟兴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伟兴作了题为《国外预制混凝土工程应用调研与思考》的报告。他分享了对美国、德国、丹麦、芬兰、日本等国家应用情况的调研。他指出前期技术策划十分重要,预制混凝土项目是基于建造效率优先的设计,而不是仅仅是为了满足规范要求和装配率指标的设计;预制混凝土技术应该跟预应力技术紧密结合,实现预制水平构件免模免支撑施工;建筑外围护构件采用多功能集成化预制,可有效减少现场施工工序,同时采用后装法可实现免外架施工等建议。

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宝军

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宝军作了题为《以C-MiC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中建海龙龙华樟坑径项目实践》的报告。他介绍了该项目的特点和难点,中建海龙为该项目提供了混凝土C-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并提供了成套新型建筑工业化解决方案。本项目作为全国首个混凝土高层项目,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开创了全新的快建模式,为建筑行业打造高质量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思路。

金风科技副总工程师、北京天杉高科风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徐瑞龙

金风科技副总工程师、北京天杉高科风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徐瑞龙作了题为《预制混凝土风电塔筒技术开发与工程案例分析》的报告。他简要介绍了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的现状和风力发电塔架的类型。重点介绍了钢混塔架的研发设计,钢混式风电塔架作为机电动力设备和建筑结构的一体化设计成果,具备高频率低振幅、发电量高、无运输限制、使用寿命长、技术成熟稳定、经济性突出、大幅减少用钢量等优点,成为当前国内国际高轮毂塔架的主流趋势。徐瑞龙列举了山西厦县、河南兰考、安徽阜南等典型项目的完成情况。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吴杰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吴杰作了题为《预制混凝土构件质效提升与工艺技术创新》的报告。他以具体工程为案例,介绍了建筑构件新产品及提升工艺,包括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UHPC装饰构件、彩色清水混凝土和UHPC预制悬挑梁等的技术难点、技术创新、工程应用、制备工艺及关键技术。他还介绍了市政工程中应用的构件新品及提升工艺,涉及应用防撞墙预制技术、垂直掘进盾构管片、市域线弧形件和中隔墙等工程概况和技术要点。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田春雨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田春雨作了题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研究与实践》的报告。田春雨指出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的主要路径,实践智能建造和绿色建造的主要载体,在我国已经快速发展十几年,有了很多技术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形式,应用量大,也是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基于多方面的考虑,按照以高品质装配式建筑产品为目标,以适宜工业化的高效建筑结构体系为支撑,以一体化高效率、高品质、高效益建造技术为手段的指导思想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会长曹大燕

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会长曹大燕作了题为《装配整体式钢骨架混凝土结构技术及案例介绍》的报告。他介绍了装配整体式钢骨架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的组成,应用项目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了PCT生产安装工艺演示。曹大燕认为,在以装配式基本级的前提下,竖向装配在成本上优于水平装配;根据目前已完成的抗震实验表明,PCT柱、墙的承载力及耗能不低于现浇柱、墙,其中中空PCT柱的性能优于现浇柱墙。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祝磊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祝磊作了题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框架结构研究》的报告。他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通过对3个预埋PVC管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节点试件和3个预埋钢管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节点试件进行了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通过对比不同轴压比下各试件的破坏形态和试验曲线,而得出相应的结论。目前应用于工业厂房的门式钢架主要采用钢结构形式,未来可以考虑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尤其是在连接节点中可以采用本研究中提到的预埋钢管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节点。

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第一天的内容丰富,11位业内专业学者、技术大咖分享了精彩的技术报告,让与会代表受益匪浅。3月23日还将有5位专家的报告继续呈现。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