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13年,这条铁路终于修通了
岷江河谷,风带喜声
2024年8月30日
川青铁路延伸至黄胜关
驰骋的动车组列车
满载全国各地的旅客
领略“神奇九寨”“五彩黄龙”的秀丽景色

首发列车从黄龙九寨站开出。孙静 摄

沿线各族人民群众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黄龙九寨站通车。熊能 摄
至此
川青铁路成都东至黄胜关段
经过13年建设全线贯通运行
银白色的动车组列车
风驰电掣,穿云破雾
如长龙一般扎进莽莽山间

川青铁路运行试验动车组出库。黄强 摄
川青铁路成都东至黄胜关段起自成都东站,经四川省成都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入黄胜关站,正线全长约307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全线隧道占比超过95%。

川青铁路成都东至黄胜关段线路图。
动车组列车一路从成都
开向川西北少数民族自治州
海拔从400米的平原
向3000多米的高原迅速过渡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站至黄胜关站间海拔示意图。

雪山悠悠 古道岁月
川西北高原的美丽风光,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700多年前
连接成都平原和松潘、茂县的
松茂古道
是西部地区物资流通的重要走廊
在我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松潘县松州古城。茅磊 摄
如今
基本与松茂古道重合的
川青铁路成都东至黄胜关段
历时13年修建完成
终结了松潘县不通火车的历史
成为经济发展和民族交流的关键通道

松潘站的夜晚,旅客抬头能看见星空。茅磊 摄

穿梭于崇山峻岭间的川青铁路。邵健 摄
担当列车长的藏族女孩用青初
第一次听说家乡要修铁路时
还在读初中

川青铁路上的藏族列车长用青初。张志力 摄
当时家乡唯一通往外界的路
是修在狭窄河谷中的公路
如今沿线百姓坐着动车
走出大山、走出高原
旅途时间大幅缩短

动车组列车运行在川青铁路绵远河大桥上。袁成奇 摄
沿线贯穿川西北众多风景名胜
九寨沟、黄龙、达古冰川
……
草原、雪山、湖泊
从古蜀文化到高原风光
丰富的旅游资源令人向往

川青铁路沿线美丽风光。费思童 摄
借助川青铁路
阿坝州正式进入成都2小时旅游圈
川西北高原的美丽风光
能够被越来越多人欣赏
草色青青 生态呵护
千米之上的地表,一只大熊猫正悠哉地啃着嫩竹

动车组列车运行在川青铁路上。袁成奇 摄
川青铁路沿线是岷山大熊猫和
许多珍稀动植物的共同家园
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
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川青铁路自然保护区分布图。
建设团队采用“近而不进”的原则
绕行相关区域
无法绕避的则采用
长隧道、连续隧道群的方式
最大限度减少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川西北高原地貌。成兰铁路公司供图
为让列车与地表互不影响
土地岭之下的榴桐寨隧道
埋深达到1000多米

川青铁路榴桐寨隧道。王正伟 摄
沿线多处设置封闭式屏障
有效降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
轮轨噪声和灯光污染
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沿线设置多处封闭式屏障。程卫东 摄
铁路进入横断山脉后
是长达130公里的隧道群
列车长时间在山腹里穿行
旅客乘坐“超级地铁”的同时
头顶千米之上的地表
一只大熊猫正悠哉地啃着嫩竹
果香阵阵 乡村振兴
乘新线开通之机,让钱包鼓起来
川青铁路也为阿坝州
农畜产品等各类资源走出去
提供了更多可能

动车组列车行驶在川青铁路上。王黔川 摄
川青铁路镇黄段的开通,让生活在阿坝州松潘县的小伙张德刚充满期待。张德刚以畜牧业为生,养殖了近百头牦牛,过去以冷藏车、快递运输为主。他说:“新线开通运营后,旅客可以当天自己将牦牛肉‘提’回家,家里的藏红花、虫草、川贝等产品也将被更多旅客熟知。”

张德刚家乡的牦牛。杨怡 摄
同样满怀期待的还有松潘县居民徐桃,目前在雅安做果蔬生意,每次回家往返都需要10个多小时,路途奔波十分劳累。得知新线开通运营的消息,他非常兴奋,打算回乡创业,乘新线开通之机,将当地的新鲜水果、蔬菜送出大山,让自己钱包鼓起来。

在雅安做果蔬生意的徐桃。杨怡 摄
借助川青铁路
川西北地区的冰川雪山
将变成金山银山
助力沿线乡村振兴
步入更加高质量发展阶段
群山莽莽 隧道开路
隧道施工犹如“在粉煤堆上打洞”
川青铁路成都东至黄胜关段
山区隧道比达95%以上
埋深1000米以上隧道段落达18公里
埋深500米至1000米间的隧道段落达55公里

川青铁路跃龙门隧道。成兰铁路公司供图
在川青铁路修建过程中
历时6年多建成的茂县隧道
历时8年建成的榴桐寨隧道
历时10年建成的
跃龙门隧道和德胜隧道等节点工程
不断刷新着铁路建设和技术的难度上限

川青铁路德胜隧道。
德胜隧道全长22.943公里
是目前我国最长单洞双线合修铁路隧道
穿越了龙门山、西秦岭和岷江三条断裂带
是业内知名的软岩大变形隧道
施工犹如“在粉煤堆上打洞”

川青铁路德胜隧道周边环境。
十年凿山终得胜
2024年5月11日
在海拔2800米的群山深处
德胜隧道顺利贯通
身穿不同颜色工服的建设者们
兴奋地拥抱在一起
动车通过这条长近23公里的隧道
仅需7分钟
上万名建设者却在这里
整整坚守了3540天
才攻克世界级的隧道施工难题

川青铁路德胜隧道周边环境。成兰铁路公司供图
当秋风悄然拂过
一幅绝美画卷正在川西北高原徐徐展开
此时,正是踏上旅途的绝佳时机
赶快坐上动车
奔赴如诗如画的仙境吧!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未来成都3小时到九寨沟!川青铁路成黄段今日全线贯通2024-05-11
- 开通倒计时,这条高铁开始试运行2024-08-13
- 新线即将开通,3座新站房亮相2024-08-28
- 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8月30日开通运营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