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砥砺前行,从行业新兵到杰出工程师——专访2023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杰出工程师李晨光
李晨光
2024 行业大会上,李晨光荣获“2023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杰出工程师”。
2024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上, 轮值会长张雁为李晨光颁奖
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这是一位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砥砺奋斗30余年,被行业公认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领军者,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他和他的团队研发的系列预应力工程新技术,成功应用于北京东方广场超长混凝土结构、北京夏季奥运会国家体育馆双向张弦梁结构等国家重点工程,解决了超长预应力束连接与温度应力控制、索网张拉同步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率先研发的高效施工成套技术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产品技术体系,广泛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和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等项目中,被规模化推广示范;所取得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成果被纳入建设行业标准及北京市地方标准,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他就是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晨光同志。
在这个炎热的夏日,笔者来到北京建工研究院,有幸与李晨光一起探讨他的职业生涯、技术成就,以及对行业的深远思考。
笔者:
李总您好!很高兴在您荣获“2023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杰出工程师”之后来到您的办公室,与您面对面进行交流,请谈谈您的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始的?
李晨光工作照
在第一个十年期间,正是我国预应力工程技术全面高速发展的时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也参与了众多项目的研究、设计、施工和建设,如北京贵宾楼饭店、广东国际大厦、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和停车楼等。当年对我们北京建工研究院团队挑战最大的是北京东方广场建设中的超长预应力结构施工,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工程结构形式复杂,3层以上为12个独立塔楼,其中2栋楼受实用功能要求跨度较大,为解决结构刚度问题,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扁梁,梁跨约12m,既增强了整体结构功能,又减小了梁板挠度,提高了整体结构刚度,加强了结构抗震性能。2层以下各塔楼、裙房联系在一起,不设温度收缩缝,结构形成整体平面,单层面积达7万m2。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为了克服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形和结构间的沉降变形,团队设置了15个施工段,在变形稳定后浇筑成为超长预应力整板,但是长480 m、宽190m的大面积平板在外界温差变化的影响下产生的自应力是不容忽略的。因此,为抵抗约2.0MPa的平均温度应力,在超长大面积平板内设置了无粘结预应力束,并成功解决了超长预应力束连接与温度应力控制难题。另外,局部区域由于建筑功能的变化而设置27m大跨度结构转换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满足结构强度、刚度的前提下,既提供了极大的使用空间,又提高了结构的可靠度和耐久性。
西安三星电子工业厂房项目——国内首个采用高强大直径灌浆套筒的大型工业厂房项目
第三个阶段,即最近的这十多年,我积极投身装配式建筑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行业发展,主持了多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课题,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关键技术、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的轻质混凝土装饰保温一体化外挂墙板、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连接使用的新型高效大直径钢筋灌浆套筒和灌浆料等研究,参与了万科假日风景、长阳天地、马驹桥公租房等大量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的实施,并主编和参编了多项行业标准及北京市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相关标准,推动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配套工艺及工器具产品的发展。
左图:武汉同心花苑全装配式预应力框架项目——国内首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右图:山西运城夏县装配式风电项目——国内首台装配式混塔结构
笔者:
您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您和您的团队在这些项目上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
李晨光:非常感谢大家的认可。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领域,我和北京建工研究院的技术团队研发了一系列新技术,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重点工程。比如,在北京东方广场超长混凝土结构、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国家体育馆双向张弦梁结构等项目中,我们解决了超长预应力束连接与温度应力控制、索网张拉同步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
此外,我和北京建工研究院的技术团队研发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高效施工成套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我们研发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产品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钢筋连接方式,可以确保了钢筋之间的可靠连接,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和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等项目中,并实现了规模化推广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由我提出并负责,和北京建工研究院技术团队承担了北京市科委课题“钢筋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技术标准、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住建部课题项目“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受力性能与设计施工关键技术”“装配式建筑工业化构件设计软件系列开发与应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与检测关键技术”等;北京市科委产业化第二批项目“装配式大开间框架—剪力墙结构关键技术开发”“新型高效大直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节点产品开发及应用”。这些研发项目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在相关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
风电装配式塔架数字化示范生产基地——国内首个风电混塔固定式数字化工厂
笔者:
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还是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请谈谈您在标准编制方面的工作和贡献?
我主编的DB11/T 1030—20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经过了数年的工程应用,于2018启动修订,修订后的DB11/T 1030—20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已成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该标准吸收了近年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技术经验,通过系统的装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及项目验收技术研究,并根据近年来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细化了预制构件安装、工程质量验收部分的内容,新增了干式、湿式连接法、浆锚搭接连接技术、信息化施工等新技术,结合了既有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修订,有力支撑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和质量验收,确保了装配式建筑的高质量建造。
安徽阜阳阜南县三峡新能源185 m风电混塔项目——国内陆上最高风电塔架
DB11/T 1030—20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自2021年实施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京津冀地区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对于推动京津冀三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技术保障与指导意义。
鉴于行业标准的重要引导作用,我参编了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69—201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 92—201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55—201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及修订(2023)、JG/T 408—2013《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及修订(2019);参编北京市DB11/T 689—2009《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DB11/T 968—2013《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及修订(2021)、DB11/1003—2013《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1310—2015《装配式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1200—2015《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技术规程》及修订(2023)等。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了 的行业大会及历年预制构件分会的学术活动、各种技术交流、标准宣贯和培训活动等,为提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笔者:
据了解,2017年北京市总工会批准成立了以您的名字命名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与检测李晨光创新工作室”,请您介绍一下工作室的情况。
李晨光:这个工作室是以提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与检测关键技术为宗旨,围绕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研发、施工体系研发及技术推广、专项施工咨询服务等展开技术攻关的科研服务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成员共计2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0人,1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涵盖结构、材料、检测及机械等专业方向。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与检测李晨光创新工作室团队照
工作室围绕和聚焦建筑工业化工程技术领域核心技术,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发的分体式半灌浆套筒、全灌浆套筒连接技术产品、装配式结构施工成套技术产品,目前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广泛;完成了国内第一项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服务与咨询,推动了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还完成了国内最早适用于装配式风电混合塔架的成套装备化技术的产品设计与实施。
我和工作室的研发团队成功完成了成都大丰保障房项目所承担部分的施工示范指导和建设。该项目位于成都市新都区,项目总建筑面积52万m2,是四川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和成都市首个工业化高层住宅示范项目,也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工业化住宅项目。项目由25层、28层、30层、33层4种楼层数组成,建筑高72.8~96m,预制装配率约50%。该项目原设计为传统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后采用建筑工业化装配式设计方案,根据建筑工业化的要求进行了结构方案的调整,我和工作室的研发团队提供了装配式施工技术成套体系技术服务和装配式结构施工管理相关建议。多年的研发成果在大丰保障房项目得到了充分推广与应用,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和完工后,西南地区的许多业内人员都到现场去参观学习,很多人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给西南地区带来了装配式施工的新技术,带动了整个西南地区的装配式技术发展!”
笔者:
面对未来,您对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发展有哪些期待和展望?对于想要进入专业领域的年轻人,您认为他们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和期望?
李晨光: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作为现代建筑与土木工程的重要支撑,未来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同时,我也希望行业能够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在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领域中,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工业化生产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近20年装配式建筑结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方面的系统研究,为后续推动建筑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多功能构件、抗震韧性建筑结构一体化集成应用已成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展望未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韧性结构技术的综合使用,可实现建筑结构抗震韧性更高的设计目标,即“中震不坏、大震可修”,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更多活力。
通州区马驹桥物流B东地块公租房项目——北京市首个超十万平米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项目
面对未来行业的长远发展,年轻人的主动参与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年,我十分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与高校合作20多年来,联合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0多名,负责指导博士后1名;作为北京建工研究院的总工程师,指导和培养了预应力技术、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研发与工程应用的人才与团队,为承担重大标志性工程提供了人才资源保证。
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一代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应积极参与和加强工程实践锻炼,因为参与工程实践是成为业内专家的必由之路。我想送给他们一句话:“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著名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的一句名言,我希望年轻的从业者在追求知识与梦想的征途中,勇于站在前辈积累的坚实基础上,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将前人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力量,如此,方能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短短的3个多小时,笔者与李晨光一起回忆了他30多年的职业经历。李晨光以其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预应力工程领域,带领团队以超凡的智慧和守正创新的定力,研发了系列预应力工程新技术;在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领域,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关,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质量安全保障,这些成就令人瞩目。李晨光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的颂歌,更是对行业发展的有力推动,相信在李晨光和更多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领域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内衬玻璃钢钢筋混凝土复合管》协会标准网络工作会召开2020-06-04
- “中建西部建设杯”第九届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圆满闭幕2018-12-01
- “中建西部建设杯”第九届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开赛2018-11-30
- “苏博特”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开赛2018-07-21
- 第四届“金隅杯”全国混凝土职业技能大赛颁奖2018-07-02
- 《混凝土用铜渣粉》协会标准发布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