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余处,上海能citywalk,还能随时“坐下”
“能舒舒服服坐在家门口看风景的感觉真好。”一大早,家住上海黄浦区西凌家宅路附近的陆煜君老人拎着几袋蔬菜、水果从菜市场出来,径直走进小区门口的口袋公园,坐在公共座椅上,和老邻居们打起招呼:“走累了,坐下歇歇,晒晒太阳再回家。”
西凌家宅路是上海市中心的一条小马路,长333米,宽7.2米。马路不大,却很热闹,沿街是上海少见的南洋风格骑楼架空柱廊,楼上住宅,楼下商铺。道路两侧的西凌新村是有着3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居住着4700多户居民。路口有学校、幼儿园和医院,还有两条地铁从旁经过,商业繁荣,人来人往。
2023年,西凌家宅路所在的半淞园路街道启动“美丽街区”改造,身为小区业委会主任的陆煜君接到任务:听听居民对街区口袋公园改造有啥建议。建议很快汇总上来——社区里60岁以上居民超过45%,逛街走累了没地方坐,希望能增加些公共休憩座椅。居委会“儿童议事会”又加上一条:不仅能坐,还要好看。
最初的方案是在小区门口增添下棋打牌的桌椅,但沿街住户因担心噪声而表示反对。设计团队综合各方意见,设计了一座抽象线条造型的亭子,配以鲜明的拿坡里黄,既能满足遮阳坐歇的需求,又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街头艺术装置。亭子一建好,马上成了小区居民日常休憩集聚的中心,社区居民还投票为建好的公园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朝夕”。

西凌家宅路的公共休憩座椅。
图源:半淞园路街道微信公众号
“公共座椅作为城市‘家具’,从布局到设计,一定要听取居民建议。”半淞园路街道办副主任郑晓玲说,在改造过程中,街道、设计团队和居民进行了十几轮沟通,随时听取合理建议对方案进行调改。朝夕公园有一排长凳,设计之初其实是矮桌,还没完全建好就有不少居民坐了上去。设计团队索性将桌子改成座椅,还根据老年居民的反馈,将座椅高度比通常设计降低了5厘米。
“公共座椅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设计师武欣主持设计骑楼的公共座椅。“骑楼柱廊是商业空间,公共座椅既要让路人能歇脚,又不能影响通行。”她将两把单人椅一正一反并排连接,利用骑楼与街面的台阶,形成高低错落的结构。座椅两边还配备了扶手,为老年人起坐时提供支撑,还可放置手机等随身物品。
以公共座椅为纽带,西凌家宅路打造了“商居共治联盟”。24名居民志愿者两人一班巡逻,发现街面和座椅需要清扫维护,就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处置。在西凌家宅路沿街商铺经营上海传统点心的龙荣说:“有了公共座椅,更多顾客愿意驻足停留,带来不少生意。”
“公共空间休憩座椅正在成为体现城区软实力的‘城市表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市容管理处处长王永文介绍,自2021年起,通过新建新增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认建认养一批、社会共享一批的形式,累计完成2.5万余处公共休憩座椅优化提升,让上海不仅可以漫步,还成为一座可以“坐得下”的城市。
快评
“坐享”城市好生活
杨颜菲
窄窄的弄堂里,座椅高低错落,最大限度利用了空间;苏河十八湾,公共座椅呼应设计主题,在实用的基础上颇具审美价值;“科技范儿”十足的临港,太阳能可充电座椅方便又实用……漫步上海街头,各具特色的公共座椅成为上海新的城市“家具”,让行人随时可以休憩歇脚,好评满满。
各具特色的座椅,体现出的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治理中的精细化思维和“绣花”功夫。公共座椅放在哪,得经过充分调研分析;公共座椅怎么设计,要进一步释放市民的创造力,广泛征求意见,通过设计比赛汇聚更多方案。
一把把公共座椅,折射着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城市治理方法的创新,成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注解。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上海规范超低能耗和外墙保温一体化建筑项目管理2021-03-09
- 沈白高铁白山浑江特大桥主墩承台完成首次浇筑2022-01-12
- 上海: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2-01-19
- 预制装配式大时代:更快、更优、更环保 ——探访中交三航局S3公路新建工程2022-03-07
- 保定鲁岗污水处理厂首块底板浇筑,白洋淀流域首个全地埋处理厂2022-04-11
- 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工程郎柴区间双线贯通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