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行业新闻
你知道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控制点有哪些吗?(喷射混凝土专业知识问答集萃七)
时间:2024-12-24 来源:CCPA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行业宣传部 分享: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喷射混凝土这一领域, 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组织了此次资料整合与收纳工作,精心梳理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喷射混凝土从原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内容详实且极具专业性。

编者按


在建筑工程、隧道挖掘等众多施工领域中,喷射混凝土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它却宛如一位幕后英雄,不被大众熟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喷射混凝土的核心内容与应用价值, 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精心梳理了大量有关于喷射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艺、设备、质量控制等信息,并形成“喷射混凝土专业知识问答集萃”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刊发所有问答。大家如有相关问题,可以留言提问,我们会精选问题后请专家回答并再次组织发表。

关联阅读:

二十
速凝剂作为喷射混凝土关键原材料,应如何选用?

速凝剂按状态可分为液体速凝剂和粉状速凝剂,其中液体速凝剂用于湿喷作业,粉末状速凝剂用于干喷、潮喷作业。

速凝剂按碱含量分为有碱速凝剂和无碱速凝剂。速凝剂中碱含量(按照当量Na2O含量计)过高容易产生碱骨料反应,引起混凝土开裂、强度倒缩等问题,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等问题。因速凝剂中的碱成分对人体皮肤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能够吸收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导致组织蛋白变性,组织脂肪皂化,进而破坏细胞结构,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碱含量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能通过三叉神经末梢反射作用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因此,应严格控制有碱速凝剂中的碱含量。为确保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作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建议速凝剂使用液体无碱速凝剂。

二十一
喷射混凝土在隧道施工中有哪些需注意控制点?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对初喷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喷射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岩面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若为泥、砂质岩面时,应挂设细钢筋网(网格宜不大于20*20mm、线径宜小于3mm),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附着力。喷射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喷射混凝土分段施工时,上次喷射混凝土应预留斜面,斜面宽度为200~300mm,斜面上需用压力水冲洗润湿后再喷射混凝土。分片喷射要自下而上进行,并先喷钢架与壁面间混凝土,再喷两钢架之间混凝土。边墙喷混凝土应从墙脚开始向上喷射,使回弹混凝土不致裹入最后喷层。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次喷射终凝后进行。一次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以喷射混凝土不滑移不坠落为度。边墙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7~10cm,拱部控制在5~6cm,顶部喷射混凝土时,为避免产生坠落现象,两次喷射间隔时间宜为2~4h。
二十二
喷射混凝土施工中有哪些需要重点控制的参数?

风压和水压: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压缩空气来输送混合料的,风压是否适当,对于减少混凝土的回弹量,保证喷射混凝土质量和降低粉尘都有很大影响。风压过大,则喷射速度过高,会加大回弹量,材料损失也多。风压过小,喷射力减弱,则混凝土密实性较低。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压。起始风压达到0.5MPa后才能开始操作,并根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一般工作风压:边墙0.30.5MPa,拱部0.40.65MPa水压要保证高压水从水管孔眼中高速射出形成水雾,使干拌和料充分湿润水化。水压要比输料管内风压高1.01.5压力。一般规定喷射作业区的系统水压应大于4个标准大气压力。

②喷射角度和距离:一般应垂直并指向刚喷射部位的倾角约为10°,这样回弹量最低。喷射距离控制在0.8~1.2m。

③喷射区段和次序:喷射时应分段、分部、分块,按先墙后拱、自下而上进行。遇到岩面有较大的凹坑应先喷射衬平。喷射时需将喷枪反复缓慢地作螺旋形移动(顺时针),转动直径约20~30cm,须一圈压半圈移动。拱顶按纵向喷射并作蛇形。为保证喷射质量和提高喷射效率,应合理划分喷射区段。一般以6m长为一基本段,基本段再分作2m长的三小段。喷侧墙时,每喷完1.5m高便依次向相邻小段推移。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