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UHPC高质量发展——第二届全国UHPC技术发展和创新应用大会在武汉隆重召开
三月春风拂江城,万千樱雪掠霄重。由
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简称CCPA-UHPC分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UHPC技术发展和创新应用大会暨2025UHPC产业技术和装备展于3月14日在武汉隆重召开,大会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UHPC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大会现场
荣誉会长徐永模、特别副会长王肇嘉、特别副会长姚元君,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永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良,湖南大学二级教授、桥梁工程研究所所长邵旭东,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总工程师包联进,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桥梁)、桥梁高性能结构研究中心负责人马晓刚,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桥梁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朱玉,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向东等协会领导、行业专家,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支持单位嘉宾,徐州铭锐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宏日泰耐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源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风领新能源有限公司、阿尔博波特兰(安庆)有限公司、玉田县致泰钢纤维制造有限公司、江西省晶磊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协办单位代表,来自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与构件企业、设备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项目业主单位,以及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澳门)有限公司、远东幕墙(澳门)有限公司等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代表,总计6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技术人员等参加了会议。上午会议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CCPA-UHPC分会执行理事长张国志,CCPA-UHPC分会秘书长赵筠分别主持。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永涛
作为大会支持单位代表,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永涛在致辞时介绍,作为中国建桥梦之队,中交二航局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长期聚焦于桥梁全产业链资源整合与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深度参与UHPC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依托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南京第五长江大桥、双柳长江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突破了UHPC在超大跨径桥梁结构中的设计与施工瓶颈;同时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在UHPC材料设计、施工工艺、智能装备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成果。
张永涛建议,站在新基建时代的风口,UHPC正迎来从“特种材料”向“普适材料”的历史跨越。面对新形势,行业需以三个“协同”实现“三个重构”:一是坚持“产学研用”协同,重构创新链,打通产学研用壁垒,依托在建的重大工程打造UHPC全产业链试验场,打通从实验室到工程现场的“最后一公里”,让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坚持“跨界融合”协同,重构价值链,推动UHPC与3D打印、新能源等技术交叉融合,在海洋工程快速修复、智能传感结构等新赛道拓展应用场景边界,培育增长极;三是坚持“生态共赢”协同,重构生态链,建立覆盖标准制定、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体系,让UHPC技术惠及全行业。
荣誉会长徐永模
荣誉会长徐永模在开幕致辞中提出行业要开展“第二代UHPC胶凝材料与工程应用的开发研究”,希望材料科学领域的高校、研究院所和头部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可以向无机非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学习借鉴,研制硅灰替代品可通过现代化的制备工艺实现粉体材料的纳微米尺度和球形化;骨料的性能和品类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和替代方向,既可以大幅提高UHPC性能也能降低成本;纤维材料的创新也是一个重要方向,UHPC因短切钢纤维增强而具备较高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
同时,徐会长也希望行业能进一步加强与建筑、市政、交通、水利、港工等工程建设部门设计院和工程总包单位的通力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开发出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最佳性价比的UHPC系列和品类,进一步扩大UHPC在各类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只有UHPC的大规模工程应用,才有利于材料制造业通过规模化制造降低成本,进一步促进UHPC的推广应用。
“一代材料、一代结构、一代工程”,徐会长最后表示,希望在“第二代UHPC胶凝材料与工程应用的开发研究”中,中国能够领先于世界,实现领跑,为水泥基胶凝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湖南大学二级教授、桥梁工程研究所所长邵旭东作《新型无焊接正交异性组合桥面结构和UHPC结构发展展望》报告。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总工程师包联进作《上海大歌剧院“中国扇”结构设计》报告。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桥梁)、桥梁高性能结构研究中心负责人马晓刚作《钢-混凝土-UHPC新型组合桥面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报告。
上海风领新能源有限公司设计总工杨伟作《超高性能混凝土风电混合塔筒应用研究》报告。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桥梁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朱玉作《英德北江四桥——世界首座大跨宽幅UHPC简支梁桥》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丁庆军作《低收缩固废轻集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施工技术》报告。
14日下午,八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做专题报告。这些报告围绕UHPC在多个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技术路线、性能研究、规范介绍以及发展动态等方面展开,涵盖了从实际工程项目应用到理论研究探索,从国内实践经验分享到国际发展趋势分析,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场知识与技术的盛宴。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向东、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二级教授王春生分别主持下午专题报告环节。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向东
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协理丘惠生带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储能柜体的创新及项目应用》报告。

广州鼎兴土木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玉全的报告题目是《UHPC-RC组合梁节能减排效果分析及减碳技术路线》。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导水中和介绍《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漂浮结构的探索与实践》。
贝卡尔特日本株式会社顾问董贺祥作《日本土木学会 混凝土丛书No.166:(纤维增强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设计与施工指针)概要介绍》报告。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设计负责人车俊介绍《UHPC轻工字梁结构桥梁建造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级高工韩建国带来《UHPC性能数据的统计分析》报告。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二级教授王春生作《UHPFRC加固钢桥疲劳细节的探讨》报告。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武汉·3月13~15日 | 第二届UHPC产业盛会亮点抢先看(一)2025-02-09
- 武汉·3月13~15日| 第二届UHPC产业盛会亮点抢先看(二)2025-02-11
- 第二届UHPC产业大会∣报到日精彩速递2025-03-13
- UHPC创新奖(2023-2024年度)颁奖典礼在武汉成功举办2025-03-15
- 四场分论坛共绘行业高质量发展蓝图——第二届全国UHPC技术发展和创新应用大会圆满落幕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