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创新——2016全国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
会议现场
近年来,国家正在大力推动绿色建材的生产和应用,积极鼓励绿色建材产品消费,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将成为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为更好的适应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需求,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及混凝土行业的技术人员不断地在这一领域研究与实践、开拓与创新,9月13日,"2016全国绿色高性混凝土技术论坛暨第五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创新"为主题。会议由 科技工作委员会与北京绿标建材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协办,北京中宇砼鑫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河北合众建材有限公司、北京耐尔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支持。
本次技术论坛旨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绿色高性混凝土的生产制造、施工应用及原材料供应等环节架起沟通交流的平台,和大家分享工程经验、工程实践及研发成果。会议由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实验主管李俊亮主持。
常务副秘书长曾庆东,北京绿标建材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李文超, 科技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韩小华,河北省建筑防水工程协会会长杨际梅, 混凝土功能材料分会理事长陈恩义、充填分会秘书长郭群,清华大学廉慧珍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等领导以及建设工程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水泥、预拌混凝土、混凝土用矿物掺和料生产与装备制造、机制砂石生产、装备制造等相关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工程建设、监理、施工、质量监督质检等单位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混凝土技术研发人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等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
常务副秘书长曾庆东致辞
曾庆东在致辞中讲到,预拌混凝土从最初的现场搅拌、集中搅拌到工厂化制造,绿色发展已经是行业发展共识,这既是外部环境对我们要求,更是预拌混凝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清洁生产、精确计量、高效节能、利废环保、高性能、高质量等都是绿色高性能的关键词,向更高层次的工厂化材料制造升级、封闭式厂房、优化工艺、智能化生产、信息化管理都将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制造的方展方向。
今年8月, 发布了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中对绿色发展、材料创新、技术创新、装备创新的特点进行了描述。预拌混凝土行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协会将继续做好桥梁纽带作用,提升服务水平。
北京绿标建材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李文超致辞
李文超秘书长在致辞中讲到,近年来,随着国家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获得蓬勃发展,预拌混凝土产量逐年提高,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技术得到了不断提升,混凝土产品多样化、绿色、高性能发展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从今年2月以来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推广高性能混凝土试点的通知到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建材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这期间下国家下发了多个行业政策法规,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建材工业的关心和支持,说明建材工业正处于由大变强、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也鞭策着混凝土行业要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优化混凝土产品结构,规范绿色建材生产及应用,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推动混凝土行业的有序发展。希望借助今天这个会议平台,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为我国混凝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实验主管李俊亮主持开幕式
大会邀请地区行业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从事重点工程施工管理、行业内知名企业负责人,就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设计,施工管理及产品认证等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发言。
[Page]
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追求‘道德’的必然选择。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较低硅酸盐水泥熟料体系粉体为胶凝材料,充分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和低品质天然资源为原料的高性能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一场从材料到结构的科学革命,是基于现代混凝土技术平台,需要建立新的范式。"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理念和技术要点》主题报告中讲到。
他还从观念的变化、材料和方法的变化、细水泥是否自愈性、石膏的合理匹配、胶凝材料的一体化、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骨料的方向、高品质骨料的技术体系、细骨料级配的影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路线与原则、观点等方面简述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要注意的技术要点。
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核心技术,理念一是提高适用性;二是更新设计方法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宋少民讲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路线与原则可按照:三低的技术路线(在保证和易性前提下遵循低水泥用量、低水胶比、低单位体积用水量的路线)、用水量与耐久性为设计主线(混凝土耐久性可以用控制水胶比的办法来控制是错误的)、胶凝材料的用量(低强度不要太低,高强度不要太高)。
宋少民强调,目前水泥行业顶层设计看不出和混凝土融合发展,推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应用的趋势,但这阻挡不了新型绿色胶凝材料研发和应用的脚步,因为胶凝材料的技术革命是混凝土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也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热点。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加平教授
大规模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对现代混凝土提出了高流动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等新的、更高的要求,复杂结构与严酷环境对流动性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组分越来越复杂,导致流动性不足。严酷的服役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高性能外加剂是实现混凝土高性能化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加平教授做《运用外加剂技术实现混凝土高性能化》主题报告。他讲解了外加剂与混凝土流动性、外加剂与混凝土开裂、外加剂与混凝土耐久性的关系这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如:复杂组分混凝土的高效分散、混凝土流动性时变调控、低水胶比混凝土的粘度控制、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抗裂性评估及设计方法、水分蒸发抑制技术、化学减缩技术、水化热调控技术、补偿收缩技术、耐久性劣化原因与提升技术思路、耐久性设计与等效加速评价方法等,并运用实际的工程案例来解说。
他总结到,长寿命、高耐久是现代混凝土构筑物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混凝土组分的复杂化、结构的多样化、服役环境的严酷化导致混凝土的性能控制越来越难,技术需求越来越高;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为现代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了现代混凝土向生态、节能、安全、耐久方向发展;混凝土的工程质量控制需要原材料、生产、运输、施工等多环节多部门的协同,共同实现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材料研究所实验室主任韩建国主持会议
鑫统领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大康
鑫统领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大康介绍《混凝土胶凝材料--作用 要求 优化》主题报告,他围绕半个世纪水泥质量发展、胶凝材料各组分(水泥、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材料、硅灰、石灰石粉)的作用、胶凝材料的要求和优化胶凝材料实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他总结到:在已经十分巨大的,并且还将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下,包括混凝土在内的所有产业必须走低碳、环保、绿色的道路。我们别无选择,这是每一个混凝土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优化胶凝材料是其中有效的措施之一;优化胶凝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措施;必须清楚地认识当今水泥质量发生的深刻变化对混凝土耐久性产生的不利影响;惰性掺和料应该成为混凝土的必要组分;正确使用各种胶凝材料的必要前提是对每一种材料的特性、作用有深刻的理解;对于胶凝材料不仅要关注它的化学作用,更要关注它的物理作用,后者对提高混凝土一系列性能关系显著;控制胶凝材料的粒度分布是优化胶凝材料的重要措施;胶凝材料的细粉部分(<3μm)不应含有过多的高活性物质,例如熟料;胶凝材料的粒度分布应尽量接近Fuller曲线;优化胶凝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廉慧珍教授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廉慧珍教授做《现代混凝土拌和物配合比设计》主题报告,廉慧珍教授围绕现代混凝土的特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理与原则、原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选择、等浆体体积法几个方面介绍。现代混凝土具有质性问题突出、对施工性要求更高、组分复杂(使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等特点。
她指出,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应遵寻如下条件:满足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和匀质性;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浆骨体积比,即低用水量;用单粒级粗骨料两级配或三级配与合适的砂率得到最小松堆空隙率,分级上料;使用绝对体积法计算各材料用量;试配时使用饱和面干骨料的表观密度。她重点介绍了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四要素:矿物掺和料掺量(体积)、水胶比(体积)、砂石比(体积)、浆骨比(体积)。
对于砂石比对混凝土性质的影响,她讲到,在浆骨比一定的情况下,砂石比增大,强度会有所提高,但弹性模量有所降低,抗渗性有所提高,拌和物黏聚性有所增大;反之则相反。
会议持续进行,请关注本网的后续报道。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