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双“管”齐下 南北两条跨海通道施工再创世界纪录
12月9日,我国跨海沉管隧道建设史上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时刻,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完成首节沉管安装,实现寒冷地区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节安装,世界最长最宽的钢壳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关,再创长度纪录。
一南一北两大超级工程同日完成关键节点,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跨海通道建设领域的新纪录,彰显了我国在跨海通道建设中强大的综合协调、资源统筹及科技创新实力,有效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
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首节沉管成功安装
历经17小时的连续作业,中交一航局负责施工的我国北方首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连湾海底隧道首节沉管成功沉放海底,与北岸暗埋段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我国寒冷地区首条海底沉管隧道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大连湾海底隧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又一项技术条件复杂、环保要求高的跨海交通集群工程,也是我国首个采用PPP模式投资建设的跨海沉管隧道。隧道全长5.1千米,共由18节沉管组成,此次安装的E1沉管为非标准管节,长135米,宽33.4米,高9.7米,重约4.1万吨。
12月8日10时30分,在6艘拖轮组成的拖轮编队拖带下,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功勋设备、我国首个沉管浮运安装专用施工船组“津安2”和“津安3”拖带E1沉管准时起航。经过2次航道转向,于13时29分顺利抵达系泊区并开始管节系泊作业。21时20分,沉管沉放各项准备工作就绪。12月9日3时45分,首节沉管与北岸暗埋段完成精准对接。
E1管节施工海域为岩石基础,地质状况较差,无法采用全抬升式常规整平船插桩作业,研发团队在国内首创整平船全漂浮式整平工艺,填补了我国跨海通道领域碎石基床整平工艺空白。为确保沉管顺利对接,研发团队的攻关工作历时6年,科研立项25个,完成专项施工方案140项,克服了对接端水域狭窄、带缆方式繁琐、沉管纵坡大、安装精度要求高等诸多技术难题。正式安装前,施工团队对安装船舶及操作系统进行了适应性升级改造,并组织1次浮运空载演练、5次沉放重载演练、8次系泊演练,确保操作万无一失。
大连湾海底隧道建成后,将为大连市新增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对缓解大连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大连湾两岸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深中通道E6管节顺利对接
与大连湾海底隧道施工同期,12月9日凌晨,2000余公里外的伶仃洋水域,同样由中交一航局团队负责施工的深中通道顺利完成E6管节对接,建成隧道长度达948.5米,世界最长最宽的钢壳沉管隧道长度纪录再次被刷新。
E6为标准管节,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重约8万吨,沉放水深超过30米,是由西人工岛斜坡段转为中间段施工的首个管节。
施工中,项目团队持续创新,自主研发出世界首制沉管运安一体船“一航津安1”,世界最先进碎石铺设整平船“一航津平2”等核心装备,推动沉管隧道施工领域进入智能化时代。施工中,项目团队克服多项重大挑战,施工位置距航道最近处仅90米,过往船舶闯入施工区域发生碰撞风险高,船行波对沉管沉放干扰大,现场东北风达到6级,顶风、顶流、顶浪,船机负荷明显加大。E6管节安装完成后,深中通道建设“保五争六”目标顺利完成,核心装备的强大性能再次得到验证。
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采用设计时速100公里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中山直达深圳宝安机场将由2小时缩减为30分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交通枢纽。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