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许景新的企业文化密码——浅谈阅读《为己杂谈》的体会
一个人在自己的大半生中,成功地做成了两件事,一是用自己的资本制造了一种桩(俗称管桩),并把制桩的规模做到了全球第一,品牌影响力做到了中国一流。许多的人不知道管桩为何物,因为大家看不到它,但只要告诉你,在中国30多年来疯狂奔跑的基建如房地产、摩天大厦、高铁、地铁、桥梁、水利大坝等大型工程的地基大都是管桩做支撑,你就大致了解了管桩的价值。二是用自己的智慧撰写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为己杂谈》。十多年来,这本45万字的书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已经修订出版过2个版本,2020年5月进行了第四次印刷。这本书许多人也看不到,但它却在许景新一手缔造的建华集团中,成为了3万多名员工的必读之物,在静静散发的书香中,许景新打造出了与众不同的建华企业文化。
记者手记:在去年9月新出炉的2020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建华建材位居第169位。近日,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发布的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企业做大了,就必有大的难处。许景新坦言,企业做大了,就必有大的担当,建华建材所生产的水泥制品产品属通用竞争行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生产基地遍布全国各地,管理难度大,要养活3万名员工,也是对3万个家庭的正常生计负责,同时还要规范经营管理,这样才能做得长久。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袭武汉,举国驰援。建华集团为武汉捐赠1000万元,许景新又以个人名义捐款1000万元。
初秋八月,正是广东中山闷热的时节,记者来到中山采访建华集团创始人许景新先生。在建华中山的工厂里,企业正在满负荷生产,疫情之后的复工复产顺利推进,重点工程的订单也在陆续收到,在工人们挥汗如雨的操作中,一根根高质量的管桩整齐地堆放在仓储处,等待运往重点工程工地。建华的管桩令人惊叹,但更令人钦佩的是建华企业文化和它的建立者。在古香古色的会客室里,悬挂着许景新自己题写的书法词字,工整而雅致,一套封面质朴的《为己杂谈》静静地搁在茶几案上,一如它的主人一样,虽然默默无声,但却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一本来自东方的管理学,一本来自中国的企业文化学,书中全方位地阐释了作者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市场经济管理企业中的实践应用,通俗且深刻。
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国学
《为己杂谈》是建华建材集团的企业文化精髓之作,是建华企业文化指导思想的汇聚之册,由集团创始人许景新先生述著而成。《为己杂谈》的开篇是许景新的自述,他写道“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人先。’我理解为:慈,讲的是对待他人,即爱人;俭,讲的是生活态度,即对生活上的物质和享受的节制;不敢为人先,讲的是对待名和利的态度,即对名利不能先争为取。这也许是所谓圣人先予天下之大公,后得己之大私的至高心法吧!”书中有许多许景新不断学习、实践、总结的思悟与体会。哲人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许景新是一个有持久毅力的有心人,几十年来,他不停地思索不停地探究不停地笔耕,最终有了这本质朴如石的《为己杂谈》。
许景新先生为张红记者赠书题字
《为己杂谈》前后经历过两个版本,旧版《为己杂谈》于2005年10月第一次印制,此版书对建华企业文化重要思想进行了框架性的理论阐述,2014年新版《为己杂谈》先后4次加印,已成为业内外了解学习建华企业文化的范本。
我们采撷书中的几个章节题目来管窥书中的丰富内涵。第一部分是为人之道,“为人之道的六点是(1)助人为乐:帮助人要有限度,要恰到好处。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恩能生怨,恩能生害。(2)走好自己的路:一不违法;二不违德。(3)做人的艺术:两种责任,一是工作责任;二是家庭责任。(4)注重过程: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5)六字真言:利害、长短、得失。(6)淡看贫富。”
许景新倡议员工要会找一个好靠山。“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靠山的标准:一是公司的产品是社会所需,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二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很重要;三是企业有优秀的领航人来领导,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才来管理;四是在工作中得到培训和提升。在为公司服务的同时,有自己的发展平台,个人与公司同步成长。上述四个条件属外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属于内因,靠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这些有利因素,不断磨练自己。书中之后的章节对意识与习惯、责任意识、诚信、适者生存、学习实践总结、心中有别人、度量衡、君子重因、小人重果、责任与人情、与时间赛跑、勤奋和多虑、读《易传》看人生、“变” 与“简”、《道、术、变》、企业内部的协调、女人与事业家庭、勤奋和忠诚是立身之本、平常心态与积极人生、攻心为上、心理与个性、学习意识与学以致用、合作精神等理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他尤其强调做人的宗旨不能变;做事的原则不能变;斗争精神不能变;目标定位不能变;主人翁精神不能变;心态作风不能变。还有诚信、求实务实、专一与忍耐、心中有别人等等不能变。这些都是做人的正道,不能变。
一位曾从广州去中山建华应聘工作的大学生在路上阅读了《为己杂谈》,他写下过这样的文字:“我自然又想起了包中的这本珍贵的书籍,拿来品读。开篇的一篇内容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吸引我继续读下去的动力。该书的前言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造就建华管桩的发展,该文是作者在2004年10月3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企业管理大会上的讲话稿和2005年4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上的讲话稿综合整理而成。文章以建华管桩为实践案例,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管理思想,尤以中国道家之‘以人为本,无为而治’为自己企业的发展理念,以‘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为自己企业文化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 建华管桩成为世界最大的管桩生产基地,成为世界管桩销售量冠军。在作者看来,多年走过的路程,正是他们坚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治理企业和推动发展企业的理念,没有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浸润就没有今天的建华管桩。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思想中所蕴含的管理理念,中国现在的研究专家和管理者,已经在自觉地走一条发觉、发展、提高的道路。”
在建华工作的许多员工在培训时,都阅读过这本书。他们都认为,《为己杂谈》一书,虽算不得蕴含深厚理论原理的专著,但其间所隐含的理念都是用最为朴实的语言所表达,可以说是一本源自于现实,高于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而成的极具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管理之作, 对于我们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大有裨益。书中所传播的一些基本的办企业原则和推动企业发展的脉络特别值得借鉴。诸如诚信原则,以人为本,先做人、后做事,平凡、平常、平淡原则,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原则等等,都是具有普适性的原则,也都是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高于现代实践理念的原则,这些东西是经得起历史涤荡检验,也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念。
得益于源源流长的东方智慧
两个版本《为己杂谈》的责任编辑都是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先生。肖风华,男,1973年生于湖北通山县,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历经十年,肖社长前后完成新旧两版《为己杂谈》的编辑,对建华文化有着独特的理解,肖风华在编完2014版《为己杂谈》之后为其写的序。他在序中这样写道:“认识许景新先生有十多年了。坦率说当年我是不太看得进《为己杂谈》的,虽然我是它的责任编辑。十年后的今天,或许是好奇,我翻开了新版的《为己杂谈》, 我想看看,用优秀传统文化这旧瓶装做人做事这壶旧酒,摆到这已经号称到了信息社会的餐桌上,能玩出什么花样吗?
书还是那本书,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了。很多感悟是需要时间来提炼的,印证人生的只能是人生。‘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是这本书的核心理念,也是许先生一贯推崇的建华企业文化。所有的企业管理思想也是从这个理念出发,用各种形态、从各个维度来阐释这个基本点。这是一句平常的话,内在的思想遵循的是大家都基本认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但怎么认为是一回事,怎样做到是一回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这样做了有什么功效又是另一回事,人生观是用人生来印证的, 只有理解了人生,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尽管它普通得土里土气。
走正道,什么才是正道?负责任,负得起吗?大家互相推责任都来不及。心中有别人,但现实中很多人自私自利只为自己。不能说许先生解决了这个问题,书本理论、历史故事、现实案例显然都无能为力。但是,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或许可以给我们启发。《为己杂谈》是一种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经验的表达,许先生更像是一个践行者,用自己人生中的片段和故事中去努力证实,并用了大量事例来展示普遍性。
突然想起一句诗: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一个个体如此,经营好自己的人生,经营好自己的企业,‘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成功不成功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为己,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吧。”
的确,印证人生的只能是人生,理解知己的只能是知己。肖风华的这段话对阅读《为己杂谈》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点拨。
打造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二是负责任的五个条件:要有责任意识;要上下负责,彼此负责;要责任到位;负责任要有知识和能力;要坚持不懈。
三是心中有别人有三层含义:(1)产品定位,要充分考虑用户和社会的需求;(2)是通过信息和渠道,掌握竞争对手的策略;(3)是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也要经常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这样才能更好地经营好企业。建华的企业文化衍生出了深受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看重的“三不伤害”准则:不伤害员工的利益、不伤害客户的利益、不伤害供应商的利益。
为了建设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许景新提出了一系列的企业文化理念。许景新推崇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无为而治;他一直注重的企业精神是求实、务实、提高办事效率,参与市场竞争。许景新强调,“无为而治”就是高层管理者首先考虑的是下属的行为,让下属的利益有保证、有提高,然后想方设法去提高下属的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提高了,下属的利益就更有保证,更能提高了。如此循环下去,最后管理者才能真正把企业经营管理好, 才真的有所作为。“无为而治”也可以说是一种高超的手法,即我不用说,不去表达我想需要的东西,但采取看上去不沾边的话题和方法,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许景新认为企业老板首先要做三件事:一要看势, 即分析社会经济形势和观察市场走势;二要用好人,教育人、改造人、提升人;三要平衡,做好各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平衡工作。
许景新提出善待人才的五点:真诚、让利、尊重、包容、提升。许景新制定的厂训: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 远者来。许景新确定的用好人才三个措施:第一,采取先让利员工,让员工稳定下来,安心在企业服务。第二,学习、学习、再学习,培训、培训、再培训。第三,坚决贯彻三个用人原则:任人唯贤;用人不求全,使人犹使器;能者上,庸者下。综上所述,一个企业要想长盛不衰,永远充满青春的活力,就必须用现代企业精神办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和信誉。企业良好的形象,是企业的战略资本和最大的财富。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许景新先生在“2020年建华集团人才发展大会暨第三届讲师节颁奖典礼”上讲话
许景新先生在“2020年建华集团人才发展大会暨第三届讲师节颁奖典礼”上的讲话中又一次从自己的经历谈到了著述《为己杂谈》的初衷。他说,1993年我从贸易转行到制造业,负责筹建和经营建华管桩。当时就提出了“求实、务实,提高办事效率,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精神。“求实”就是寻求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去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能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办事(工作)效率,才能有资格参与市场的竞争。我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企业精神呢?这与我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1972 年初,我和建材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到一家300多人的石场做会计;1979年9月再到一家建材厂当副厂长,分管销售、供应、财务工作;1983年4月下海经商做建材贸易生意,主要经营钢材、水泥,经常和一些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打交道,到1992年初已有20年。在当时,我看到有一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竞争,结果往往都是民营企业取得了成功。例如顺德的容声冰箱和美的风扇抢占了广州的万宝冰箱和钻石风扇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就是典型的例子。我这个人习惯思考、总结,喜欢探究为什么,得出的结论是:民营企业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了部分国有企业不思进取,习惯“吃大锅饭”的观念和习惯,也就是我经常述及的《龟兔赛跑》故事。近年来,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去抓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使很多国有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加大研发创新力度,焕发出新的活力,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拿央企的建筑公司来说,在世界和国内的建筑工程总量都是名列前茅的。我当时提出建华管桩企业精神的要义是:选好人去认真踏实工作,效率才会提高,才能参与市场竞争,从1992年到现在已有28年多时间了。在我的脑海中,办企业出产品离不开“效率”两个字,而“效率”离不开事在人为。
1996年春节期间,我看了南怀瑾先生的《历史的经验》一书后,更加强化了自己的“人本”意识,提出了“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2000年前后,社会上重视企业文化成风,公司内部有很多管理人员都提出要建立建华企业文化,于是我就集思广益,鼓励他们提出宝贵意见,很多人很快就交出意见稿,但我看后都不满意, 决定自己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后再去拍板。我这个人向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养成踏踏实实去努力工作的习惯,实践证明这样做也不会落后到哪里去,并且当时建华管桩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想到这些成绩虽然有自己重视人才、重视内部管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靠绝大多数的员工对工作负责任,认认真真地做好产品的生产、推销以及售前售后的服务工作,才取得了这些优异的成绩。我意识到企业、产品必须要有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去经营管理才能生存和发展,而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成长、提升,感悟出:企业、产品、人三位一体对社会负责任才会做得长久,从而提出了“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从实践中来,又经历20年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对全体建华人负责任的。
这就是我们的《为己杂谈》与它的作者,一如中国传统国学,在无形中用四两拨千斤,于沉默中化腐朽为神奇。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无需“磨皮”,清水如初—建华建材助力上海北横通道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2020-08-06
- 建华建材(海南)有限公司试投产2020-08-11
- 中国管桩传奇——许景新2020-08-24
- 银行业鼎力助推 建华勇攀内循环实体经济高峰2020-09-07
- 打通苏北供应链 建华建材收购江苏宏富建材2020-09-22
- 建华建材与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签订技术合作协议20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