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汉江第一隧:可视可控 “智”造沉管
智能建造 科技创新
2月9日,由中交二航局投资建设的千里汉江第一隧完成首节沉管精准沉放对接,实现了沉管隧道建设在技术、装备、材料等方面全产业链的国产化,并在工程建设中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建造。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智能化:
将沉管装进“育儿箱”
作为工程主体,在建设者眼中,沉管就如同婴儿般娇弱宝贵,须在各个环节给予最周密的照料,重要工序更是马虎不得。
因项目体量大、施工战线长,用到的设备种类多达14种,高峰期一天投入140多台。“我们在塔吊上装了钩头可视化系统和动力卷扬可视化系统,可实时采集吊钩工作状况,及时将影像传输至驾驶室,解决了吊距超高、司操人员视线存在盲区的问题。系统自带限位报警装置,临近上限位和下限位就会报警,相当于现场配备了一位不用休息的‘安全员’。管理人员也可随时通过手机实时掌握塔吊工作状态,及时作出预判。”在东汊工区沉管管节预制施工现场,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部长李瑞介绍。
在沉管温控及养护方面,项目部采用了中交二航局研发的混凝土智能温控及养护系统,该系统具备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养护区域环境温湿度控制及工况信息实时监控三大功能。技术人员在混凝土里埋置了温控元件,实时采集、存储、分析数据,并预警和自动控制,管理人员可随时监测沉管受力等情况,监控浇筑过程中整个沉管的应力应变,防止混凝土因温控措施不到位出现危害性裂缝。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沉管内部采用超声雾化机封闭养护,同时,实时检测沉管内部湿度,均匀保湿;外部采用养护棚保温结合外表面覆盖保水养护,保证局部环境温度变化可控。
目前,混凝土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搅拌站、深基坑自动化水位监测系统、全自动液压模板台车等智能技术在项目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就像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宋文建所说:“全方位智能化的运用,就像是把沉管放进了‘育儿箱’。”
智慧基因:
引领基建工程产业变革
“作为二航局重点项目,我们更关心施工组织和风险化解,因而对于安全方面的信息化投入是必须的,这是基于现实的选择。”
项目部执行经理孙晓伟口中的“现实”指的是:保证沉管100年不出问题的国际一流高设计标准;国家一级水源地、省级生态公园的高环保要求;5.4公里陆地、水下深基坑群施工的高安全风险;全断面顺浇、先铺卵石基础的高技术难度等多项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国内国际罕见施工难题。
项目团队决定,以新技术为先导,为项目高质量建设注入智慧基因,实现由“二航制造”到“二航质造+二航智造”的跨越。
目前,项目沉管浮运、对接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套由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全过程监控系统引起众多单位高度关注。它将环境条件监测、缆力监测、端封门应力应变监测、多波束测深系统、北斗定位系统、水下摄像系统、压载水控制系统等众多黑科技集成在一起,通过阿里云服务器大数据分析,最终以交互式三维立体模型的方式直观呈现给现场施工人员。通过自动化实时监测,可实现沉管浮运、定位、沉放全过程可测、可视、可控。尤其在沉管对接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水文环境,可以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将大大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还有沉管基床整平工艺试验。技术人员于2019年11月在东汊基槽开挖试验段,传统的整平方式是,整平船自西向东进行逐垄摊铺时,每铺完一垄卵石就要通过人工移位一次,要频繁移船,费时费力,位置也很难对准。而中交二航局自主创新研发的高精度沉管基床整平船,所有操作均在集控室操作台上完成,整平船摊铺完一垄卵石后,自动而精准地锚泊到下一个位置,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效果超出预期,完全满足施工条件,也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019年11月,远在武汉的中交二航局总部试用无人机和智能安全帽,对项目进行远程安全检查;2020年4月,国资委通过好视通平台,用无人机对项目进行了远程安全检查。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无需长途跋涉,在办公室就能看到现场施工情况,还能与基层管理人员进行视频语音交流,提供技术指导,对项目进行穿透式管理。
宋文健认为,用智能手段进行安全管控,有效引导了工人主动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不久的将来,将出现一批掌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沉管预制等智能技术的产业工人,一场由信息化和智能化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在这里悄然孕育。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