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 争创世界一流——海螺集团高质量推进国际化发展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泥建材企业集团之一,拥有海螺水泥和海螺型材两家上市公司,下属400多家子公司,分布在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印尼、缅甸、老挝、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等20个国家(地区),经营产业涉及水泥制造、新型建材、国际贸易、节能环保新材料、工程建设、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已连续16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位列2020中国企业500强第92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0位,“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第96位。2021年,该集团以379.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蝉联世界500强榜单,名列第315位,排名较2020年提升52位。
“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形势,海螺集团践行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重组国贸集团,坚持走“产业绿色化、工厂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双双跨过两千亿,经营效益连续多年实现百亿级增长,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成为安徽首批跻身世界500强的本土企业,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谱写了新时代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
海螺集团较快的规模增速、良好的经营业绩和持续深化的转型发展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肯定和赞誉,水泥主业公司2019年被世界著名水泥评议机构ICR评为世界水泥7强第二名,获得了全球业界最高的标普A、穆迪A2、惠誉A国际信用评级,是全球唯一被三大评级机构评为全A级的水泥企业,享有“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的美誉,为海螺进军海外,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坚定不移“走出去”
早在“十二五”开局之初,海螺集团就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走出去”的号召,及时转变发展方式,由国内新建为主逐步转变为国内并购与海外拓展双轮驱动。
海螺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入探索国际合作空间,寻求合作机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海螺集团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地区),投资设立29家公司,建成、在建和规划实体项目22个,形成水泥产能约2000万吨,拥有海外资产超过140亿元,海外年营业收入超过45亿元,海外员工达4000人,成为国内同行业海外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位居投资规模和产能规模“双料冠军”。
伴随着水泥主业成功“走出去”,化学建材、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等关联产业也同步进军海外,寻找合作空间,有序铺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布局,目前水泥、型材产业已累计在印尼、缅甸、泰国、越南等8个国家(地区)开展数十个制造生产线、余热发电等工程,带动产品、工程机械及部分高端设备走出国门,进出口额达90亿美元,不仅促进了国际合作交流,扩大了中国品牌影响力,也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作出了应有贡献。
(柬埔寨马德望海螺全景)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协作促进共同发展
当前,我国水泥行业进入需求相对稳定的平台期,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和机遇。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海螺集团在抢抓海外发展机遇,积极扩大自身海外规模的同时,也不忘“悦人方能悦已”这一道理,积极引入本土项目合作方,密切与地方政府之间联系,缓和与当地竞争者关系,加强地方工会与社区建设,大力倡导多边主义,秉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大家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以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思维,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构建政府、合作方、企业、员工及所在社区的合作利益共同体。
(2020年10月琅勃拉邦海螺与老挝政府签署《项目投资协议》)
坚持绿色创新引领,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企业自身在产品、技术和品牌等领域拥有过硬本领。项目在海外的落地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想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每个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生产运营都必须坚持高质量。
多年的积累,海螺已形成从设计、试验,到生产调试运行、装备研发成套、物流贸易运输的水泥制造产业链,具备在高起点上建设和运营世界上最先进水泥工厂的领先优势。老挝琅勃拉邦海螺项目的原料磨、预热器、水泥磨、余热发电系统等主机设备全是自主生产制造的,生产线装备整体国产化率达到90%;海螺承接的泰国亚泥项目,开创了国内企业按照欧洲标准顺利实现项目达标的先河;海螺的技术装备和耐火材料产品等还出口至巴基斯坦、土耳其、巴西、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2020年1月客户参观缅甸型材仰光展示厅)
海螺坚持生态优先,并将绿色发展理念带出国门。利用柬埔寨水稻规模种植的优势,该集团在马德望海螺规划设计了首条生物质燃料系统,使用稻壳作为燃料,保证热量和余灰被完全利用,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有利于环境保护。2020年1月18日,海螺型材缅甸公司绿色节能建材仰光展示厅开业,系统门窗、生态地板等产品受到了到场客户的青睐。海螺装备制造基地研发制造的余热锅炉、节能立磨等节能环保装备,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大型节能环保装备出口额达20亿元。
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印尼南加海螺和柬埔寨马德望海螺智慧供销物流系统的先后上线、老挝琅勃拉邦海螺国际最前沿的自动化生产线、安徽国贸在跨境电商业务上完善的全流程运营体系,无不体现了海螺集团对创新理念的坚持。
着力构建文化互信,责任担当促进民心相通
成效惠及世界,将资本、技术、人才、工业制造等中国优势,造福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这一倡议的重要内涵。在海外发展的过程中,海螺自身做强做大做优的同时,不忘将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注重与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实体工厂的建设,为当地源源不断地提供高标准、高品质的水泥产品和服务,大大降低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加快了当地的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本土化用工,目前海外项目本土员工近3000余人,本土化率近80%,并实施丝路人才培养计划和多层次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措施,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当地民众。
(印尼南加海螺青年职工风采)
海螺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加强相互友好往来,积极传播弘扬中国文化,如在缅甸与当地孔子学院共建海螺职工大学,培训当地员工中文和专业知识,促进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在疫情暴发的紧要关头,海螺展现大企业责任,及时回馈社会,向印尼、缅甸、老挝、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捐赠口罩、防护服、测温枪等宝贵的防疫物资,赢得了当地民心。
海螺集团将继续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引领下,秉承“为人类创造未来的生活空间”的经营理念,坚持在做强做优做大国内水泥主业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实施国际化战略,不断优化境外投资结构,持续提高跨国经营能力,拓展第三方产能和市场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合作体系,更加多元、更大范围、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跨国资源的高水平配置,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创新多元发展模式,帮助所在国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互利共赢;大力实施海螺“歼30”创新发展计划,依靠创新探索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力争将海螺打造成为一家有抱负、实力强、受尊重的国际一流企业。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海螺集团与淮海集团探寻在骨料、装配式建筑等方面的合作机会2021-06-25
- 海螺集团与凯盛科技集团签署新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2022-01-07
- 2021年海螺集团海外营收超40亿元2022-02-25
- 中国建材与海螺集团再度携手 新能源领域“风光”无限2022-04-01
- 5年拟投资100亿! 海螺集团拟在此地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等项目2022-05-05
- 海螺集团换帅!杨军任党委书记,提名任董事长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