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业市场需求侧的好转非常明确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2年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平稳,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6万人。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78万人,同比增加133万人。当下,全国各地复工复产火热进行,线上线下招聘会遍地开花,新的一年就业形势如何?哪些行业就业形势将较快转好?如何释放就业市场活力?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就业研究室主任曲玥认为,2023年就业市场需求侧的好转非常明确,但供需仍存在结构性矛盾,需要更长期的研究和部署。
谈就业形势
服务业可能复苏最快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新京报:今年就业市场劳动力供需情况将有怎样的特点?
曲玥:过去三年,就业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侧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将会越来越多,特别是需求侧的好转是非常明确的。
但这种好转可能是比较短期的变化,就业市场根本的矛盾和困难还在,比如前几年积压的劳动力,像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等,怎么去解决这些难题,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挑战。
新京报:就业市场存在的根本矛盾指的是什么?
曲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劳动力供需也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举例来说,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就业市场中对低技能的劳动力需求旺盛,而那时候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也不高,需求和供给在结构上是匹配的。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逐步转型,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逐渐转向技能型需求,这种需求是多元的。同时,供给端也在发生变化,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高校扩招、教育体系层次更加丰富,劳动力供给本身也是多元的。
多元的需求和多元的供给能不能匹配,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显然,因为产业变化非常快,需求和供给在结构上的匹配并不及时。虽然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在提升,但其专业背景、技能水平不能很好地对应上企业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这种结构性矛盾的解决需要更长期的研究和部署。我们经济的发展阶段、产业转型的方向,高校的专业设置、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比例甚至知识构成和技能构成,都需要在充分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做很多顶层的设计和部署。
新京报:今年哪些行业的就业形势会转好,或者能释放相对较多的就业岗位?
曲玥:最直接受到疫情冲击的是服务业,比如餐饮、旅游等,后期传达到制造业。那么复苏最快的可能也是服务业,制造业收到经济向好的信号,也会逐渐复苏,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谈青年劳动力
毕业生就业难将比前几年有所缓解
新京报: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你认为这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曲玥:青年劳动力受关注,是因为这是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也是人力资本最高的一个群体,在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发展空间很大,发展的周期也非常长。所以青年劳动力就业一旦受到损伤,会对长期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今年的青年就业尤其值得注意。
新京报: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58万人,再创新高。今年高校毕业生面对的就业形势将会有哪些变化?
曲玥:实际上,近几年高校毕业人数在不断创新高。就今年而言,劳动力需求会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将会比前几年有所缓解。而且,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有明确市场的,像每年的招聘季,秋招、春招等,是只针对大学生的。但他们和别的群体也存在替代关系,会受到以往积压的劳动力的影响,比如更适合的往届生、经验更丰富的劳动力等。
新京报:2022年我国出现人口负增长,这会给就业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曲玥:实际上,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已经出现好几年了,人口出现负增长无疑是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一步。就人数来说,我们的供给侧是式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在提高,如果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和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转型相匹配,即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结构上是匹配的,那么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能更加利于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
谈就业市场活力
要让经济活起来 信心比黄金重要
新京报:就今年而言,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让就业市场更有活力?
曲玥:最基本的是要让经济活起来,要让用人单位收到明确的积极信号,为其提供一个明朗、向好的政策环境,使其对未来发展有比较良好的预期,“信心比黄金重要”,这样他们才能释放比较充分的就业需求。
还可以探索一些短暂的、有效的举措。比如为不能及时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缓冲带”,不让其“毕业即失业”,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以便他们进行自我提升,可以开放一些校园内的设施设备,对他们进行支持。还可以提供一些短期的工作岗位,有一些补贴,让他们能养活自己,进行缓冲,规划下一步,如提供一些社区、街道的公共服务岗位,或学校的课后托管服务岗位等。
新京报: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到新就业形态,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怎么看待新就业形态的作用?如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曲玥:抛开数字技术的外壳,很多新就业形态仍集中在传统行业,比如网约车司机提供的还是出行乘车服务,只是通过数字化的工具,能实现服务供需更高效的匹配。
当然也有新兴的行业和岗位,比如直播、电竞等,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在社会保障方面,肯定也需要探讨新的更加灵活的形式,因为我们社保的缴纳是建立在明确的雇佣关系上的,目前很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满足这一条件。比如可以基于工作任务缴纳社会保险,如果收入按单结算,就从每一单中缴纳一定的社保。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论证,以适应这种新的就业形态。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混凝土工程技术人员”成功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07-14
- 31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公布:河北上调300元,下一个轮到谁?2023-01-04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多省份青年就业开展督导2023-06-28
- 最新公布,各地最低工资标准→2025-01-18
- 就业重磅文件 中央层面首次出台“二十四条”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