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行业新闻
高温下养护混凝土每天要洒6次水
时间:2023-08-17 来源: 重庆日报 分享:
混凝土和桥体钢筋经过一天的暴晒,水洒在滚烫的混凝土和钢筋上,一瞬间就被蒸发成水蒸气。此时,整个洒水区域滚滚热浪,就像一个大蒸笼。

8月8日,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Ⅱ级预警。这天,重庆最高气温达到37℃,地表温度突破45℃。


这天下午3点前后,记者在渝黔复线高速公路连接道工程项目花地沟立交施工现场看到,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60多名工人正头顶烈日,全力施工。


“把洒水车开过来,给这些刚刚浇筑的混凝土多洒水‘降温’。”中建三局渝黔复线高速公路连接道项目指挥部安全员杨阳,一边擦着豆大的汗珠,一边指挥着工人,对着混凝土洒水养护。


01.jpeg

▲2023年8月8日下午,渝黔复线高速公路连接道施工现场,技术工人正在给桥体浇水养护,连晴高温,混凝土养护频率也明显增加。


给混凝土洒水“降温”看似轻松,其实不然。混凝土和桥体钢筋经过一天的暴晒,水洒在滚烫的混凝土和钢筋上,一瞬间就被蒸发成水蒸气。此时,整个洒水区域滚滚热浪,就像一个大蒸笼。


“平时混凝土养护,每天只需洒水两三次,但是这段时间,每天增加到了6次。”杨阳说,洒水养护主要是使混凝土里的水泥充分水化,保证混凝土强度,这是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不能有一点马虎。


除了给混凝土洒水降温,还有工人在立交桥下加固脚手架。桥下脚手架钢管没有直接暴露在太阳直射下,但这里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钢管顶着刚浇筑不久的混凝土,混凝土将热量传导到桥下面,这里温度同样不低。


02.jpeg

▲2023年8月8日下午,渝黔复线高速公路连接道施工现场,技术工人避开太阳直射,选择阴凉处施工,争取提高更多施工进度。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名工人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安全装备,钻进密密麻麻的钢管“丛林”,不一会儿,他们的工作服都已湿透。


工人雷国亮告诉记者,虽然避开了高温时段,但是桥下面仍很闷热,只要施工,身上衣服没有一分钟是干的,一天下来,衣服都能挤出汗水来。


03.jpeg

▲2023年8月8日下午,渝黔复线高速公路连接道施工现场,自动化监测系统对桥体进行24小时监控。


立交桥下,安装有模板支架自动化实时监测预警系统。“这套系统有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沉降、倾斜度、荷载、水平位移监测。”该指挥部负责人王晓峥介绍,以沉降监测为例,立交桥上面施工现浇混凝土,支撑的脚手架在一定范围内沉降,如果超过安全值,会自动报警。


项目建设方、市地产集团所属城发公司渝黔复线高速公路连接道工程负责人史册介绍,该系统的功用,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测脚手架,一旦发现异常变化时,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现场,预防和杜绝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


高温酷暑下,指挥部为一线工人送去水果、饮料、防暑药品等,还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同时每天压缩2个小时,让工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确保体力充沛。为保证工期,他们还增加20%的施工人员和设备,在夜间施工。


目前,渝黔复线高速公路连接道项目3座隧道工程已全部贯通,正在进行隧道内防火涂料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将进行隧道施工。该项目全长约10.722公里,道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是成渝高速、渝黔高速与主城区“两环十射”高速路网的重要节点。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