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行业新闻
多地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 智慧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5-27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
​近日,《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发布,到2027年,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近日,《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发布,到2027年,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力度,更好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及时回应诉求




“小区业主车辆经常乱停乱放,物业也不管吗?”前不久,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曹植社区的第二网格微信群里,类似的声音“炸开了锅”。工作群内的“AI数字网格员”智能检索到该消息后,很快生成“负面信息工单”,迅速转交给小区网格员督促物业采取管理措施。一周后,小区乱停车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


东阿县“AI数字网格员”平台负责人王威介绍,今年1月份,东阿县从加强和改进网格管理入手,启动“AI数字网格员”平台建设,将多领域便民服务事项指南统一纳入,整合数据资源,为智能化治理提供了准确、全面、实时的数据支撑。


5月21日,家住湖北宜昌宜都市陆城街道城乡路小区的居民张姚刚下班途中,拍了两张路边垃圾未清理的图片并配上文字,用手机发到了“宜都城管”公众号平台。不到15分钟,一辆环卫小车径直驶来,垃圾很快被清理。


“我们搭建了数字城管系统,群众将问题反映到‘宜都城管’公众号平台,便可实现精准派单。”宜都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刘劲松介绍,数字城管系统将城区每条大街小巷和每栋楼都收纳其中。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数字城管系统第一时间就能精准锁定点位,及时进行处理。




优化政务服务




重庆某企业负责人日前在“渝快办”平台上提交了“企业开办一件事”申请,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企业登记手续,拿到了营业执照。


去年以来,重庆围绕群众办事需求,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分散事项联合集成,上线了中小学入学、公租房申请、企业开办等80个“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如今在重庆,群众办事可以在网上直接提交资料,最多跑一次率95.6%、群众满意率99.98%,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智慧赋能,群众享受更多红利。免申即享实现惠企政策智能推荐、惠企资金一键直达;养老待遇无感认证直接惠及全市60岁以上居民;集成搭建“宜接就办”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一接就办……目前,宜昌市县两级100%事项实现全程可网办,市级30个事项实现智能审批,群众办事更方便。


据悉,山东着力打造“数字强省、智慧山东”,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智慧城市打造暖心惠民之举,在全国率先蹚出了“标准引领、全域推动、分类推进”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累计建成2500余个智慧社区。




提升治理效能




宜昌市将燃气安全、水、电、地下管廊等纳入城市安全生命线工程监测系统,实现对生命线工程运行情况的全方位、立体化监测与感知。重点危险化工企业监管平台针对重点危化企业,设置吸烟、明火、脱岗等17种预警类别,摄像头将影像传输至平台后,自动启动视频AI分析,一旦发现预警类现象就及时告警,筑牢安全防线。


此外,宜昌市智能交通系统将交通指挥数据与高德互联网数据融合,实现全市3800多条道路和交叉口的实时态势感知、调配,通行效率提升12%。


在重庆九龙坡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大屏幕上的“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模块里,车辆号牌、事发地点、违规照片等信息一目了然。据了解,这套数字化应用整合了全市600多处前端智能设备,对渣土车辆冒装违规事件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高效协同监管处置,事件处置率从以前的20%提升至90%,办理时效也得到大幅提升。


去年以来,重庆全面启动“数字重庆”建设,搭建起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六大应用系统和基层智治体系。目前,重庆已建立1个市级治理中心、41个区县治理中心和1031个镇街治理中心并实体化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域基层治理体系整体重构。


山东省临沂市把城市大脑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2022年以来,联合浪潮集团加快建设城市大脑,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共性支撑能力,创新打造跨层级、跨部门、跨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山东省率先打造了多种车辆监管场景,初步实现了全市1231辆校车“一屏实时监管”,时时守护8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3万多名学生的安全。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