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行业新闻
数字化转型驱动新一轮智慧城市构建
时间:2021-09-0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
新一轮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在本轮智慧城市构建中,数字化转型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驱动,技术赋能结合机制创新也是本轮建设阶段的最大特点,数字技术给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模式,各个城市以数字化转型的方式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配置被重新定义,加速迈向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新一轮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在本轮智慧城市构建中,数字化转型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驱动,技术赋能结合机制创新也是本轮建设阶段的最大特点,数字技术给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模式,各个城市以数字化转型的方式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配置被重新定义,加速迈向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竞速换道智慧化

河南许昌,从选址、建厂到投产仅用58天,基于华为鲲鹏构架的首条黄河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生产线投产并实现首批产品交付,刷新了河南实体企业落地的最快纪录,全国首个基于黄河鲲鹏算力、具有本地特色和亮点的新型智慧城市样板渐成雏形。

这只是许多城市正在进行生产方式转型的一个缩影。在长沙,华为打造的湖南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云创新中心,助推长沙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集聚高地;在成都,“蓉城智能体”这一面向全场景智慧的城市综合智能体,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落地;在福州,共建“全国数字应用第一城”战略合作协议下,华为将发挥技术优势和产业链平台优势,带动福建区域及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构建“数字福州”新生态……

业界普遍认为,靠招商引资、摊大饼式发展的城市明显开始后劲不足,而着力打造智慧城市、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的城市,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城市竞速已经迈进“智慧城市”赛道。而智慧城市建设以及运营迭代,引发对芯片、服务器、计算机等智能硬件以及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巨大需求,也为智慧化、数字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以云计算、AI、5G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不断加速,引领着实体经济发展模式产生深刻变革,成为实体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认为,新基建是当前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它将城市的智慧化从服务层落到物质层,是城市空间层面重要的载体系统。

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程度,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信部等十部门不久前联合发布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从增强城市感知灵活度、优化城市治理弹性、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度等方面给出了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内容覆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业务终端、行业应用等领域,将切实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市民满意度与获得感,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在政策的助推下,智慧城市的落地速度进一步加快,也吸引互联网和科技巨头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设行列,分享智慧城市诱人的市场蛋糕。近年,三大运营商、BAT、华为等巨头都积极布局智慧城市业务,以期抢占智慧城市市场制高点。作为智慧城市领域领头羊,华为提出了“1+1+N+X”的城市智能体参考架构:即一个统一的城市数字底座+1个城市运行指挥中心+N个垂直领域应用+X个跨领域场景应用。据华为全球政府业务部总裁岳坤介绍,华为至今已参与了全球40多个国家、700多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生活提高城市温度

上海为独居老人安装NBIoT水表、智能门磁、数字烟感等数字系统,如果超过12小时用水不足0.01立方米会自动报警,居委会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应用5G技术的地铁创新示范,全面探索地铁大客流疏导、地铁行车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全智能运维、无人驾驶等应用,创建5G智慧地铁标准体系。

广州“一网统管”12345热线实现智能派单,过去白云区平均每月受理工单2万多,需8名派单员,平均每单用时4分30秒;现在AI智能派单占受理总工单的80%,机器派单准确率88%,平均每单用时1分15秒,问题处理效率提升了70%以上,市民满意度得以大幅提升。

在深圳,作为华为在全国首个落地的城市智能体实践,人们感受到最快捷的出行体验莫过于在机场。围绕机场出航,深圳构建了机场运行一张图、机场安全一张网和机场安全一张脸等智慧化的场景服务。通过AI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前预测航班准确放行率,目前已经提升到87%。每年有近260万人次的旅客不用再乘坐摆渡车,极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在张家港,目前80%的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一网通办”,“今日张家港”统一政务服务App努力让线上能办的掌上也能办。张家港还在江苏全省率先实现县域范围内医疗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居民就诊的“一卡通”“无纸化”。聚焦市民关心的养老问题,积极发展智慧养老;依托海量数据建立主动发现机制,瞄准救助相对贫困人群。全力推动全市各层级、各部门“一图全面感知、一键辅助决策、一体联动指挥”。2020年,张家港成功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如何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如何让城市里的各个群体生活得更美好,是每个城市最关注的问题,也体现出这个城市的温度。当前,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凸显,人口流动性加大,城市需求的变化、数字鸿沟的跨越,都将催生新的挑战。

在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看来,5G、大数据、AI、物联网等数字化能力就像100多年前的电力,最初的功能仅仅是提供照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应用的逐步深入,这些能力将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化学反应”,在驱动千行百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形成一批智慧社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全方位数字化社区生活新服务,将城市服务下沉到街区层面,提升城市服务的人性化和精细程度,实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依托最新的ICT技术,从VR导引机器人、AI人脸识别门禁、智能分类垃圾桶、社区养老等政务服务、社区智能化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多元化、更人性化、更有温度的城市服务形式,提升智慧城市服务质量。此外,ICT技术还有助于提升城市感知的灵活度。很多以前需要开挖路面、繁复布线的摄像头、智慧表计,现在可以通过5G、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安全的无线互联。ICT数字技术还可以赋能城市治理突破当前面临的挑战,比如“预防”这一最大难点。基于政府现有的管理经验,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和AI技术,预测城市未来,更好的储备和调拨资源,让市民对管理无感,让城市更加舒适和安全。在ICT技术的加持下,物理城市正在和虚拟城市相融合,过去的物理信息正在变成极具价值的数据资产,指导城市治理、生产生活的优化,持续发挥数据动能,释放数据价值。

城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北京“营商环境优化”、上海“一网通办”、 深圳“秒报秒批一体化”、江苏“不见面审批”、浙江“政府数字化转型”、安徽“皖事通办”、福建“数字福建”、广东“数字政府改革”、贵州“全省通办”等创新经验,已经成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典型标杆。《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推广的全球50个电子政务创新经验中,我国有5个实践案例入选。该报告还显示,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取得历史新高。其中,作为衡量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核心指标的在线服务指数,我国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62名大幅提升至第9名。短短几年时间,从逐步追赶到实现跨越发展,进入到全球领先水平。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益民认为,随着5G网络和其他下一代设备的推广,社会将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增强和虚拟现实等领域拥有以数据为中心的应用,并将进一步促进数据供求,使世界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字社会。崭新的数字和数据技术以及相关应用指数级的增长和快速演进,毫无疑问将会影响政府的运作模式。

华为全球政府业务部总裁岳坤认为,智慧城市在经历了以应用驱动的概念导入阶段、以技术驱动的试点探索阶段,以数据推进的统筹推进阶段,已经进入数字化转型的4.0阶段。数字化转型阶段的特点是技术赋能结合机制创新,用数字化转型的方式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最终达到城市化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全国许多城市也在探索智能化的升级。在北京,伴随5G、AI、云场景化落地,成功打造了北京地坛医院等5所医疗机构的“5G+WeLink会诊平台”、延崇高速全国首次无人自动驾驶等多个智慧场景应用;在上海黄浦区,“一屏观黄浦、一网管全城”作为智慧城区建设目标,通过“观、管、防”,打造黄浦“城区智慧大脑”,全力提升城区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在长春,作为国内首个挂牌的城市智能体运营中心,“长春智能体运营中心”集运行态势展示和专题分析于一体,采用“服务+管理”模式,统筹管理实现全场景智慧、全要素聚合协同、全周期运营,为“数字吉林”提供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助力打造东北亚数字经济样本。

业内人士认为,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ICT技术与城市的千行百业融合“发酵”,将驱动城市从单独的物理世界走向与数字世界的共生共荣,带来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变化,而在这个转轨过程中,也将诞生巨大的产业机遇。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