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行业新闻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 建设周期缩短至少一年
时间:2021-06-07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BIM、CIM技术、海绵城市、被动式建筑、综合管廊、装配式建造方式……一项项先进技术在雄安新区开始试验、探索。2018年6月,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的第一个成规模大型建筑群,包含政务服务及规划展示区、行政办公区、周转及生活服务用房区、企业办公区等4大功能区。其中,周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庄惟敏领衔设计。


BIM、CIM技术、海绵城市、被动式建筑、综合管廊、装配式建造方式……一项项先进技术在雄安新区开始试验、探索。2018年6月,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的第一个成规模大型建筑群,包含政务服务及规划展示区、行政办公区、周转及生活服务用房区、企业办公区等4大功能区。其中,周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庄惟敏领衔设计。

近日专访庄惟敏院士团队。庄惟敏说,“周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的设计为市民服务中心办公人员提供了宜居、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为探索、推动新区的新时代建设做出了贡献。”

人性化设计理性布局

2021年5月,章宇贲再访雄安新区。章宇贲是庄惟敏院士团队成员,曾参与设计市民服务中心。让他意外的是,除去正常的服务功能外,这里还成了网红打卡地,街道上行驶的无人驾驶车、可以刷脸进入并支付的无人超市吸引了很多游人前来参观、拍照。“4年了,雄安的变化太大了。”眼前的场景勾起了他的回忆。

2017年5月,庄惟敏院士团队接到任务,与另外三个专家团队共同设计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章宇贲说:“当时我们采用工作营的模式,一起探讨整个园区的方案”。7月,园区总体规划修改完成,并明确了具体分工,庄惟敏、章宇贲以及团队其他成员负责周转用房和生活配套用房部门。2017年12月,具体方案设计和施工图完成,市民服务中心转入建设阶段。

项目用地位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区以北、企业办公区以南,建筑用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周转用房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可供给至少450人住宿;生活服务用房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包含1800平方米的园区食堂、书店、健身房、超市等服务功能。

章宇贲介绍,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人性化因素。项目位于整体园区的中部,南侧为政务服务区,北侧为企业办公区,规划结构上有延续的园区中轴线横穿地块。“我们将居住区域设置在市民服务中心的中间位置,可让用户更加便捷地到达政务服务区和企业办公区。另外,由于雄安建设者来自全国各地,在房屋内部设计中,我们着重设计了足够的收纳空间,满足长期出差工作人群的需求。”

装配式建造简约高效

市民服务中心从开工建设到交付使用,用时仅有6个月。若使用常规建设方式,至少需要1年半的时间。整个施工过程都使用了装配式建筑方式,预制钢结构及钢桁架支撑板体系使得建筑周期大大缩短,从设计到主体结构封顶的时间大大缩短。

居室内卫生间采用一体化的集成卫浴系统,提升了项目的装配化率。内外装板材和门窗都采用标准构件,外墙采用夹心保温铝板,部品工厂化率达90%。标准化的生产构件保证了施工周期要求短、质量要求高的设计任务挑战。团队电气设计负责人崔晓刚介绍:“如此大规模使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当时在国内非常少有,这次成功案例可以将雄安经验写进建筑师的标准中,体现出了雄安新区面向未来的时代特点,具有示范意义。”

生态化布置绿色节能

进场前,设计和建设方曾遇到棘手问题。市民服务中心地块地势低洼,规划道路高出地形2至4米,形成“盆状”场地,若采用常规建设方案,土方用量巨大。设计因地制宜,采用了一系列适宜于场地的建筑措施。在保证理想容积率的基础上,改填方为挖方,为园区节省土方量。同时,采取多种海绵城市技术,增加近8000立方米滞蓄容积。2018年7月经历50毫米暴雨后地面也未出现积水。同时,采用底层渗透式雨水花园、景观庭院等设计手法,通过适宜场地设计打造半开敞的下沉庭院,使得建筑与庭院自然共生,既能应对雨洪,也能形成通风、宜人的微气候。

团队水暖设计负责人贾昭凯和徐青介绍,生活污水和雨水全部回收,处理后的中水可做绿化使用,同时使用技术手段还可以在污水、雨水和地下水中取热。最终生活用水取热既不用电直接作为热源,也不使用燃气,达到了节能效果。建筑立面设置阳台灰空间及可滑动百叶进行被动式节能,建筑的外围护材料参数、采用的采暖、空调系统等设计措施,使得该项目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等级。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