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行业新闻
重大项目开工“赶前抓早” 今年总投资额更新至1.74万亿元
时间:2022-01-07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
截至1月6日16时,上海、浙江、安徽、四川、海南等地2022年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额高达1.74万亿元。

稳投资发力!2022年元旦假期结束还不满一周,全国已有多个地区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一分析师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初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将直接带动投资需求,扭转需求收缩势头。这体现出本轮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靠前发力的特征,更是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协调联动稳增长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记者注意到,截至1月6日16时,上海、浙江、安徽、四川、海南等地陆续“官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具体来看,在1月4日举行的上海浦东新区2022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8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达3176亿元,聚焦推动产业升级、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改善民生、优化生态环境等领域;同日,安徽省2022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举行,共涉及73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3760.6亿元;四川省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组织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0个,总投资额达2322亿元;1月5日,浙江省总投资额达6386亿元的358个重大项目正式启动开工,项目平均投资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921亿元;1月6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2022年度第一批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项目142个,总投资额373亿元;同日,上海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和南汇五个新城的2022年新城建设正式拉开序幕,首批集中开工(签约)的重大项目共有40个,总投资额1328.2亿元。


至此,上述地区2022年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额高达1.74万亿元。


“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的集中开工,是稳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政府贯彻落实稳中求进方针的具体体现。”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罗志恒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稳增长,实现稳定总需求、优化供给结构、补短板提升经济效率等效果。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冲击,可以说2022年稳增长压力较大。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或将继续发挥关键性作用。


事实上,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后,这一表述已出现在多个部委的年度工作计划中。


例如,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指出,2022年,要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拉动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强调,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此外,交通运输部亦明确,2022年将把稳投资摆在交通运输工作的突出位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总的来说,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尤其是在“筑底”周期内,持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是极为必要的。因为经济结构调整必然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且唯有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才能助力高效产业快速落地、发展,形成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筑牢稳投资“地基”,日前,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


王青表示,根据各省市公布的发债计划,2022年一季度或将出现地方债发行高峰,较上年明显提前。预计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2.2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45倍。其中,已提前下达的1.46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将全部发完,再加上去年部分已发行专项债资金会结转到今年使用,将为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资提供充足的资金弹药。


在王青看来,在项目审批加快、资金保障充裕的环境下,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有望达到6.0%。而在基建投资发力影响下,预计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在4.0%左右。展望全年,预计基建投资增速或将达到5.0%,固定资产投资也将实现4.5%左右的稳健增长。这样来看,今年基建投资提速或将有效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带来的影响,稳住投资增速,进而与消费修复一起成为拉动今年经济增长的两个主动力。


谈及后续如何扩大有效投资、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罗志恒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做好前期项目储备工作,确保专项债发行后及时投入使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其次,要统筹债券发行、财政收支和库款管理,科学安排地方债券发行节奏,确保资金到位后尽早投入使用;最后,还要继续加强对专项债资金的使用监督,强化日常管理,重点监控募集资金使用、到期偿还等情况,通过常态化监管确保债券资金使用更加精准有效。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