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行业新闻
从9个方面解读《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
时间:2022-01-21 来源:中国建材报 分享:
2021年12月28日, 组织发布了《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以下简称《发展指南》),以下从9个方面予以解读。

“十三五”以来,我国每年都将20余亿吨水泥、100多亿吨砂石骨料、近10亿吨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凝聚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输送至市场的最终端,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也因此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最大宗使用的材料和构件部品。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是建材工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房屋建筑、桥梁、机场、公路、铁路和各类工业矿业、军事国防工程的建设中广泛使用,不可或缺,是“中国建造”品牌的重要支撑。此外,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也是生态保护、环保利废、应急抢险等重要领域的社会保障性产业。


2021年12月28日, 组织发布了《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以下简称《发展指南》),以下从9个方面予以解读。


“十三五”期间的收获与隐忧


《发展指南》总结了“十三五”以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行业规模和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在建材行业首位,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由2016年的1190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7906亿元,年均增速10.74%。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国际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重点产业中有超过40家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建厂和进行国际贸易。但是,行业总体上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发展理念相对落后、创新能力较低、产品同质化竞争、市场无序竞争、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十四五”时期的趋势与机遇


《发展指南》分析了行业“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在新发展格局中,国家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制造强国战略、交通强国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两新一重”为标志的庞大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交通体系建设、都市圈、城市群建设等,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绿色、低碳、质量、性能、功能、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出新,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制造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发展环境。


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下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世界经济跌宕起伏难以预测,碳达峰碳中和压力越来越大。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企业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紧紧把握历史机遇,坚持创新发展,下大力气突破一批关键共性、变革性、战略性技术,加快绿色低碳高性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端智能制造发展,加快“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步伐,为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立足“四个坚持”


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敢于开拓创新,着力破除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的因循守旧观念,着力解决技术进步中的痛点、重点和突出问题。


坚持需求导向。以城市群、都市圈、城乡一体化、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端制造、“两新一重”、美丽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推动行业结构优化。


坚持目标导向。以“十四五”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为指引,聚焦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低碳环保、产品升级换代、高端智能制造等重要方向,扎实推进,达到预期效果。


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牢牢把握产业企业发展的资源承载底线、生态环境底线、安全质量底线,确保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确定发展目标 建立健全五个体系


建立健全自立自强技术创新体系。到2025年,形成比较完善的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各种创新主体主导、相互融合的行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材料、制品和工程施工专项技术创新中心不少于20个,以各级科研院所为主体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心不少于30个,以大学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建设科学研究和基础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打造不少于20个行业科技创新策源地。行业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承担国家重点科技创新项目不少于5项,在水泥混凝土材料、制品、工程科技领域不断形成新方向、新领域。


建立健全标准质量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在各产业和技术领域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群体,形成先进的市场主导制定的标准体系与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体系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行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引领和规范行业创新发展。


形成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在预拌混凝土和各个预制水泥混凝土制品等产业领域形成头部企业。“十四五”期末,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达到2万亿元以上;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为主业、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不少于5家;不少于20家骨干企业实现产品、技术和产业国际化发展,海外建成不少于5家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园区。


绿色低碳环保利废成为产业特色。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导下,2025年行业提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成为“无废城市”中环保利废、循环经济和应急保障的支撑产业,骨干企业全面达到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先进水平。


建立专业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推动“混凝土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国家职业大典;建立以大学为主体的全国性混凝土材料、制品、工程专业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教育体系,在条件合适的大学恢复设立专业课程与学科;建立国际化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专业工程师水平评价与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打造技术创新制高点


加强低碳硅酸盐胶凝材料基础理论研究。深入研究低碳节能的普通硅酸盐熟料、低钙硅酸盐熟料体系,发展环保利废的水泥性能调节型矿物材料体系和功能性化学外加剂体系。


发展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材料科学理论。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优势的高铁硫铝酸盐、高贝利特硫铝酸盐等系列硫铝酸盐基熟料基础理论,开发可全部采用各种低品质矿物和工业固废作为原料的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各种高性能、超高性能的特种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特种功能砂浆材料体系及其配套的外加剂材料体系。


发展各种高强和功能性人造轻骨料的材料设计和制备理论。深入研究环保利废轻骨料原料体系和烧结机理,拓展轻骨料混凝土在各类预制装配式建筑和土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领域。研究各类非烧结型环保利废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适用的工程应用场景。


建设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工程建设领域的大学和国家级研究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不少于5个国际一流的水泥基材料基础科学研发平台,形成一批原创性基础性科学技术成果、引领国际水泥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的发展。


聚焦科技发展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发展需求


《发展指南》从行业协会角度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以“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坚持绿色低碳、高端制造转型发展导向,聚焦科技发展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市场发展需求,推动行业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指导方针,在“十四五”期间,将“强化基础科学研究、打造技术创新制高点”作为第一要务,提出了11个基础科研重点方向,15项工艺技术装备重点研发方向,19项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创新,5项绿色低碳混凝土技术创新重点领域,6项信息化智能化重点工程。


低碳 绿色 智能化 信息化


《发展指南》确定了5项绿色低碳混凝土技术创新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发展尾矿、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和辅助型胶凝材料加工产业。充分发挥水泥混凝土材料与制品的生产和应用在环保利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固废矿物材料技术和标准体系,最大限度降低水泥熟料用量、提高固废利用率。以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为支撑,向高性能、干法连接、易拆卸、可多次重复使用的标准化建筑部品发展,在装配式建筑、市政工程以及土木工程全生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多次重复利用通用型部品,通过节约实现低碳节能和资源利用最大化。加快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产品、低碳产品认证工作,开展行业“绿色低碳零碳混凝土技术推荐目录”工作。“十四五”期末,通过绿色评价的企业占比超过20%,代表行业产能规模超过30%。


加快向先进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主动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推进管理信息化、生产智能化,通过重构生产和业务流程,延伸产业链,推动企业从单一的预拌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产品制造、标准化同质化的传统产品生产销售,向材料与工程设计、产品定制、柔性生产制造、施工技术服务、工程运维于一体的集成服务商和方案解决者转型发展,实现质量、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大力推广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加快提升原材料供应链、生产流程管理和工程应用与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预制混凝土设计仿真软件的开发,实现3D打印混凝土模具,降低钢制模具的消耗,减少模具材料消耗产生的能耗和碳排放。开展混凝土各种性能检测传感器的开发研究,对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温度、湿度、荷载、开裂、腐蚀性离子等因素变化进行远程监控、预警。加快BIM技术和数值化、信息化技术在预制混凝土行业中的应用,提高混凝土构件深化设计和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模式创新与保障措施


模式创新,鼓励围绕产业链、生态圈开展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以先进标准主导规范市场竞争。全面建立行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建立行业新科技产业投资基金。依托国内市场优势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加强与国际同行组织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市场技术优势,开启国际化新征程。发挥先进适用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