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分会负责人
分会负责人

CCPA生态混凝土分会第一届理事会

理事单位成员

生态混凝土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由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13名、理事15名、秘书长1名组成。

名单如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理事长:

张 雁 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副理事长:

陈智丰 唐山北极熊建材有限公司

丁建康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傅鑫源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

胡芝娟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吴志刚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刘小艳 河海大学

孟书灵 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

宋益平 浙江永达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王理忠 北京中景橙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泽生 昆明顺弘水泥制管制品有限公司

韦 华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吴赤球 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周 良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秘书长:

李志玲

一、理事长及单位简介

张雁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研究员,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副会长;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岩土锚固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铁(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专家组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桩基工程、地基处理、深基坑工程及地下空间等领域的工程与科学研究工作。曾获建设部、上海市、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项。曾参与《中国建筑技术政策》中地基基础方面的内容编写、曾担任《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中地下空间部分的主笔。曾是《建设部十大新技术推广——深基坑支护技术》课题负责人及科技部《地下空间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负责人。负责完成国家“十一▪五”重大支撑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专题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研究与示范》的课题研究以及国家“十二▪五”重大支撑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用技术集成与示范》专题二《软土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安全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的课题研究。

在国际及国内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北京地方标准《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标准》DB11/489-2007、建设部《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国家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规范》GB50722-2011等标准规范。主编或合作主编《桩基手册》、《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辅导教材》、《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工程示范》、《深基坑支护结构与桩基工程新技术》、《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技术》、《桩基设计施工与检测》等专著或参考书册。

二、副理事长及单位简介

陈智丰男,1962年生,硕士,1988年毕业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硫铝酸盐水泥及特种工程材料技术研发与生产管理30年。曾任中国建材院水泥所任所长,高级工程师;唐山北极熊建材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新中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任总工,教授级高工;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研究院任总工程师/技术总监,教授级高工;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任副总工程师/工信部和住建部绿色建材评价管理办公室任副主任,教授级高工;现任唐山北极熊建材有限公司任执行总裁,教授级高工。

曾荣获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机场混凝土道面腐蚀破坏研究”,1992年获空军后勤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改性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研究”,2000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效CSA膨胀剂的研究”,2002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该产品获河北省技术发明奖;“新型水泥改性剂研究”,2004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CSA混凝土抗裂防水剂”,2011年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三等奖。“超轻高效A级防火水泥基保温材料研究开发及应用示范”2016年获中国中材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专利10余项,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文字10余篇。


丁建康男,1964年生,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985年-1988年,在重庆石门大桥主桥工程(主跨224米的独塔单索面预应力砼斜拉桥,处于世界同类型斜拉桥领先地位)中,参与斜拉索结构设计,参加大桥的施工控制、施工配合。

1988年-1992年,在上海南浦大桥主桥工程(主跨423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砼迭合梁斜拉桥,位居世界同类型斜拉桥第三)中,承担了斜拉索和主梁斜拉索锚固钢箱的结构设计,并参与了新型斜拉索(PWS)的研制工作,以及主梁斜拉索锚固钢箱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1992年-1997年,担任重庆市长江李家沱大桥(原名重庆长江二桥)(主桥为主跨444米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主塔专业负责人。本人承担并完成了斜拉桥主塔的全部科研和设计工作。1996年,担任上海市南北高架道路延安路立交(二期)工程(该工程地处上海申字型高架道路的中心,为特大型五层式全互通城市立交桥)的项目负责人,承担部分总体设计和结构计算、设计工作。1998年起,担任上海市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工程(全长约32公里的跨海大桥,工程投资约105亿元)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管理、协调,以及总体、分项工程的技术管理和设计工作,工程于2005年12月建成通车。

设计的“重庆嘉陵江石门大桥设计技术”荣获199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东海大桥超大型跨海桥梁设计综合关键技术研究。”荣获2005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傅鑫源男,1988年生,汉族,现任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年毕业于美国旧金山大学留学期间学习了外国机械制造业方面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对机械制造业的先进生产技术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营及生产技术方面的宝贵经验。

2011年7月至今就职于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回国经营公司期间,对之前的福建泉工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制,成立了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广招优秀人才,成立了专门的技术部门,形成了雄厚的技术研发人才队伍,使得公司的技术研发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申请人利用在外学习期间所掌握的经营管理模式结合中国企业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协作和谐的团队精神,形成了公司的核心团队。带领公司积极开拓海外销售市场,公司产销售到120多个国家及地区,并购世界先进的同行企业提升中国制造水平,使公司设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2014年,泉工股份收购了德国具有60多年历史的世界知名免托板砖机制造企业——策尼特公司,并在德国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汲取策尼特砖机生产线精华并融入当今行业发展的最新科技元素。2016年4月,泉工股份进一步加快一体化步伐,收购奥地利莱尔集团旗下模具制造公司(现改名为策尼特模具公司),使泉工股份的模具设计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自2015年起与印度阿波罗集团开始合作洽谈,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于2018年6月11日在印注册成立阿波罗策尼特混凝土科技有限公司;我司提供品牌和技术支持,印度方提供销售,制造,服务,金融支持。在印度生产特殊研制的物美价廉的小型砖机设备ZN400和ZN600。

获奖情况:2018年被评为泉州市第五层次人才,第七届泉州青年五四奖章,南安市欧美同学会(南安市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

在职期间带领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福建省服务型示范企业;福建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科技型企业;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二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胡芝娟女,1963年10月出生,汉族,198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化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1995年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2004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博士,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固废处理、大气治理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负责人或课题负责人。

先后完成了:1)国家863项目“水泥窑降低NOX技术研究”;2)国家重点产业计划项目“水泥窑降低氮氧化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工业固废水泥窑处理的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 4)国家重大专项“水泥厂处理污泥的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5)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沽河污泥治理技术研究”; 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固废制备绿色建材的研究及应用”;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京津冀固废跨区域、跨产业协同互补制备绿色建材的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多个项目。

作为专业负责人先后完成了:1)北京水泥厂10万吨危废处理工程、北京水泥厂500t/d污泥工程;2)广州珠江水泥公司干污泥处理工程工艺负责人;3)葛洲坝水泥厂2500t/d烧成系统开发、池州海螺水泥公司5000t/d生产线收成系统开发等。

开发的技术产品:1)SNCR脱硝技术;2)低温SCR脱硝材料、装备及系统技术; 3)高效脱硫剂及使用技术;4)煤粉燃烧助燃剂。

拥有18项有效专利,其中天津市专利金奖1项,主编国家标准 4项,参编3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项(第5完成人),天津市科举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项(第1完成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环保部科技进步奖多项。


吴志刚男,1977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学士学历,教授级高工,安徽省省属企业“538英才工程”拔尖人才。现任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桥梁专业),兼桥梁分院院长。社会职务包括安徽省力学协会理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理事、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院指导教师。

1999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先后任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桥梁室技术员、工程师,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桥梁分院主任工程师、分院副院长,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桥梁分院院长、副总工程师、桥梁专业总工程师等职务,长期从事特大、大桥的勘察设计工作。

他在长大跨度桥梁、桥梁工业化技术、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等领域成绩斐然,从事桥梁工程设计二十余年间,先后主持、参与了一百多座桥梁的设计工作,包括铜汤高速太平湖大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等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大跨度桥梁的设计及咨询工作,以及蚌埠市大庆路淮河公路桥、淮上淮河桥、凤台淮河公路二桥、淮南市孔李淮河大桥、蚌埠长淮卫淮河大桥等淮河桥梁的设计及审查工作,主持设计的桥梁涵盖了斜拉桥、拱桥、悬索桥、梁桥、高架桥、公铁两用桥梁等多种类型,具有丰富的桥梁设计经验。近年来,在桥梁工业化尤其在钢板组合梁技术、预制下部结构、装配式混凝土通道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近年主持设计引江济淮50余座桥梁,积累了丰富的城市桥梁、桥梁改扩建、超大跨度通航渡槽桥的设计经验,并多次在世界交通大会、桥梁年会上做主题报告。

主要奖项包括:乔治·理查德森奖集体奖: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2016年6月);第十二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沿江高速公路芜湖至安庆段(2014年11月);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环巢湖大道景观桥梁群(2018年8月)等。

主要编制标准包括:省地方标准《根式基础技术规程》、团标《公路桥梁钢支架施工技术指南》等。

主要专著包括:《公路景观桥梁适应性设计》(主编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08);《膨胀土边坡与桥梁相互作用研究与应用》(成员)人民交通出版社(2020.09)等。


刘小艳女,1975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同济大学材料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先进水泥基材料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任江苏省FRP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海大学腐蚀防护研究院副院长,海工新材料研究中心负责人,美国混凝土协会会员,RILEM中国分会会员,江苏省硅酸盐学会青年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科协首席科学家,获江苏省博士集聚计划、南京市321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计划等人才计划,担任多个杂志的审稿人,长期担任教育部、基金委、高新技术企业等评审专家。主要从事水工海工新材料、智能混凝土、生态混凝土等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等科研项目百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编制规程规范5部,获省部级奖励5项。生态混凝土方面,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南京市水利生态护坡科技项目1项,河道整治项目多项,在编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团体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护坡技术规范》1部。

孟书灵男,1980年生,长安大学建筑与土木专业毕业,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预拌混凝土青年论坛(常设)”学术委员会委员。

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工作十五年来一直在工程一线从事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该同志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致力于高性能混凝土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引领自治区预拌混凝土行业技术进步、重大工程科技攻关、开创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新局面以及以科技支撑企业跨越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承担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其中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中建总公司科技计划项目及市专项基金科技项目7项。3项科技成果获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技术革新奖、3项科研成果被授予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百项技术创新”奖、2项科技成果经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1项科技成果经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1项科技成果经鉴定为自治区领先水平;申请专利4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发表科技论文22余篇,撰写工法7项,发布“一带一路”战略与绿色混凝土发展高峰论坛学术报告一项。

先后主持参与自治区第十三届冬运会场馆、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乌鲁木齐国际会展中心、乌鲁木齐宝能城、乌鲁木齐绿地中心、呼和浩特快速路改造、济南汉峪金谷超高层等重点大型工程。

宋益平男,1969年生,汉族,浙江长兴人,本科学历,2009年进入浙江永达集团,现任浙江永达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总裁。

1989年参加工作,2002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有着多年的管理工作经验。自入职集团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钻研,提出了企业精细化、成本化管理方案。先后为集团公司创办了多家子公司,凭借自己多年的市场经验带领团队成功打开了南网市场、开拓了国际市场,让产品走出国门;同时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成功打造了电杆智能化生产车间;带领团队为企业先后获得“全国驰名商标”、“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市政府质量奖”等荣誉称号,连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职务。

王理忠男,1968年生,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获机械制造、企业管理和涉外经营双学位。2008年至今任北京中景橙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年,王理忠先生将装饰混凝土地面材料引入国内,专注于装饰混凝土地面原材料循环利用、装饰混凝土地面工艺提升、装饰混凝土地面机械化提升等研究。自2000年至今,王理忠先生获得如下成就:1.团队建设:培养了高效运作的管理团队、高艺术修养的设计团队、善于现场艺术把控的指导团队(FAD)、经验最为丰富的施工团队;团队人员超过500人。2.项目成就:带领团队成功的完成了国内中众多重大项目,如奥运系列、上海世博会、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成都双流机场、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上海迪士尼乐园、广州长隆度假区、七彩云南欢乐世界、华新水泥厂改造等国内众多重点项目。3.荣誉贡献:荣获201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并研发出砾石聚合物地面、玻璃骨料地面等多项新产品,获得相关技术专利61项,且在《建筑创作》发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御道广场露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历程回顾》、在《北京奥运-绿色建筑科技成果大会汇编》发表《生态环保的装饰性混凝土产品在奥运工程建设中获得大规模的成功应用》、在《第二、三届中国国际装饰混凝土技术与应用大会论文集》发表《装饰混凝土应用于海绵城市》和《装饰混凝土产品在文旅产业和主题乐园行业中的成功应用》。

王泽生男,1968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重庆建工学院建筑材料及制品专业。曾任职昆明预应力制管厂工作先后任实验室试验员、质管部质检员、电杆车间技术人员、电杆分厂副厂长、预应力分厂副厂长;昆明市城市排水公司任制管厂项目筹建负责人。现任昆明顺弘水泥制管制品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常务理事、 排水管工作部生产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理事、中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市政工程协会常务理事、昆明市第七、八届优秀企业家、昆明市第二十一届市劳动模范、云南省水泥制品协会会长。

韦华男,1981年生,2007年7月从武汉大学水电学院水工材料专业毕业,至今一直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结所从事水工材料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工作十余年,负责与主持三十多项涉及混凝土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其中以负责人身份承担纵向项目主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题2项、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1项、中央公益性行业科研院所重点项目研究项目5项、江苏水利科技研发项目2项。以科研成果为基础,参与多项国家重大水利、水运、能源工程建设工作,主要有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鄂北调水工程PCCP管道接缝处理、引额济克工程面板防渗技术研究与应用、宁波港30万吨矿石码头防腐措施研究、田湾核电二期和三期混凝土防腐蚀技术研究、虹洋热电厂混凝防护技术咨询等。

依托科研成果与工程应用经验,涉及混凝土新材料、水利工程施工、海港工程防腐蚀等方面的授权发明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大掺量矿物掺和料激发剂、钢筋外表面防护涂料、土壤固化剂三项专利技术已经形成产品,在多项重点工程中推广应用;涉及混凝土著作两部《高压输变电基础钢筋混凝土防腐》、《滨海地铁地下结构高耐久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EI论文1篇,SCI论文2篇。

吴赤球男,1963年生,现任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其个人多项科技成果荣获行业类科技进步奖项,并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混凝土世界》等行业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在全国性行业学术会议上及大学授课40多场,积极参与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与制定,并主持和参与企业多项重大科研技改项目攻关。他参加起草和修订《环形混凝土电杆》等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一流的生产设备、一流的行业技术、一流的生产工艺,主持了薄壁离心钢管砼结构、高强度预应混凝土电杆全套计算机设计程序及双升芯芯模振动成型制管机等水泥制品行业技术、计算机应用程序及设备的研发、改造,主持研发磷石膏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稳定层等新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申报和取得磷石膏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稳定层、大荷载法兰组装杆等50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树立行业标杆,带领昌耀新材从一个小小的电杆厂,迅速发展壮大为一个拥有九大生产基地、一家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一家研发中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引领和推进整个行业生产模式逐步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周良男,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领军人才、首届“市政公路行业领军人才”、上海市建设功臣、上海市桥梁专业学科带头人。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杰出人物、建设功臣、实施发明成果优秀总工程师等称号;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桥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钢协桥梁钢结构协会理事、上海市城乡建设交通委科技委员、上海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他在大跨径桥梁及城市高架桥梁专业领域业绩突出,从事桥梁工程设计三十余年间,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了上海市杨浦大桥主塔设计、卢浦大桥工程、常州市道路工程、上海内环线、柳州红光大桥、延安路高架、外环线、沪闵高架、中环线高架、闵浦二桥、松浦三桥、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等工程几十余项。其主持设计的桥梁类型涉及了斜拉桥、拱桥、悬索桥、梁桥、高架桥等多种类型,具有丰富的桥梁设计经验。近年来,尤其在桥梁全预制化设计施工和组合结构桥梁设计方面进行了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

主要科技进步奖:

1)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节段梁拼装法和钢箱梁滑移法在城市高架桥的应用技术,2004年12月 ;2)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桥梁支座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2011年11月 ;3)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跨度全焊钢板桁组合公轨双层桥梁创新技术和应用,2013年12月 ;4)中铁大桥局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钢板梁悬索桥的再研究与设计应用技术,2006年9月;5)华夏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跨超百米,总重超万吨连续梁桥整体顶升技术研发与应用;6)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全焊钢板桁组合结构在大跨度公轨双层桥梁中的创新和应用,2013年;7)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特大跨新式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型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2015年;8)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工业化全预制桥梁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2019年01月。

三、秘书长

李志玲 女,满族,1978年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2002年至今,一直从事建材相关行业协会、行业咨询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会展等相关工作,有丰富的建筑材料行业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工作经验。


CCPA生态混凝土分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生态混凝土分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由主任1名、副主任和委员若干名组成。

名单如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主 任:

汪峻峰 深圳大学

副主任:

丁建康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蒋亚清 河海大学

毛由田 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韦 华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吴平平 珠海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委 员:

陈智丰 唐山北极熊建材有限公司

韩丽莉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李晓凌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刘德华 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刘红飞 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刘 慧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彭光华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全洪珠 青岛农业大学

尚春静 防灾科技学院

沈旭鸿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师海霞 预拌混凝土分会

水中和 武汉理工大学

万小梅 青岛理工大学

王宝民 大连理工大学

王大川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理忠 北京中景橙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吴赤球 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徐礼根 浙江大学

许文年 三峡大学

闫兴非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杨大海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杨 帆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于清亮 武汉大学

翟冠杰 德州学院(粉煤灰研究所)

张建强 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

周 健 河北工业大学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