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行业经济运行年度报告
2016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17-03-24    来源:     分享: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在国发34号文的指导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创新中努力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全年生产和收入增长较去年同期均有回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05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利润总额658亿元,同比增长4.1%,总体上行业经济保持平稳低速增长。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发挥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五大政策”的协调,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的落实,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全年GDP保持6.7%中高速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受全国投资增速企稳回升、市场需求总体平稳、行业自律等内、外部因素影响,进入第四季度建材主要产业生产平稳,建材产品价格和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建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3万亿,同比增长5.5%,利润总额3435亿元,同比增长11.7%。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在国发34号文的指导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创新中努力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全年生产和收入增长较去年同期均有回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05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利润总额658亿元,同比增长4.1%,总体上行业经济保持平稳低速增长。

一、全年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投资一直是稳定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2016年行业与水泥制品行业运行呈现低速平稳态势,主要特点如下:

(一)需求端企稳略有回升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中趋稳。2016年以来,在国家促投资稳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中趋稳。   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96501亿元,同比增长8.1%,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2016年投资增速虽然放缓,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下,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已出现企稳态势,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积极因素正在累加。图1为近三年我国各类投资增长情况。

具体到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相关领域的投资情况:

(1)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稳中有升。2016年,基础设施投资118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9.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9.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行业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39.9%;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2.9%;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0.4%;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5.1%。地区结构中,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6%,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58%,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薄弱领域,“补短板”效果明显。主要是专项建设基金和第三季度施工高峰期等有利因素带动了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

(2)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升,12月当月投资较快增长。2016年9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企稳回升,结束了连续15个月下滑的态势,特别是11月份以后回升步伐明显加快。2016年制造业完成投资187836亿元,比上年增长4.2%,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12月份制造业当月投资增长10.4%,增速比11月份加快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5.8个百分点,当月增速为全年最高。

(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加快。在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2016年完成投资102581亿元,比上年增长6.9%,比上年加快5.9个百分点;房地产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4.7%,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   


图1  近三年我国各类投资增长情况


(4)建筑业投资负增长,房屋建筑市场萎缩明显。2016年,建筑业完成投资4577亿元,同比降低6.5%;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0%,虽较2015年有所回升,但不改萎缩态势。图2为2009-2016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及增速情况。从图2看,建筑业传统房屋建筑市场萎缩较为明显。


图2   2009-2016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及增速

 

(5)“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实施以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2016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8489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超过四分之一,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3%,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累计投资超过180亿美元,为沿线国家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税收和超过16万个就业岗位。

2.重大工程及开工项目运行良好。

(1)2016年12月,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定资产投资项目23个,总投资1840亿元。2016年全年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27个,总投资17044亿元。

(2)自2014年9月发改委陆续推出12大类重大工程包以来,截至2016年12月底,12大类重大工程包累计完成投资79203亿元。已开工48个专项、508个项目。

(3)财政部连续3年(2013-2016)推出三批共745个、计划总投资规模1.95万亿元的PPP示范项目,涉及几乎所有公共服务领域。2016年,PPP迅速推进,项目加快落地,成为拉动投资、提升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

(4)2016年,全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20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增速提高5.7个百分点。施工项目790252个,比上年增加126569个。  

(5)2016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93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增速提高15.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617450个,比上年增加122848个。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时


解决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就是要依靠创新,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16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产业业态、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顺势或倒逼中前行。

1.主动适应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以及棚户区改造、交通水利等建设的新需求,初步实现了调结构、稳增长的预期。

2.坚持创新,预制混凝土制造能力的提升和中高端供给的增加正在不断满足建筑工业化的需求。

3.绿色制造、绿色材料、绿色建筑的发展需求,正在推动行业低碳、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二、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运行总体情况


1.预拌混凝土行业运行及价格情况

今年以来,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各地工程建设陆续开工,商品混凝土市场需求有所恢复,带动商品混凝土生产增速略有回升,1-12月累计产量1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4%。全年商品混凝土生产增长低速平稳。图3为2016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商品混凝土累计生产及增长情况;图4为2016年1-12月全国主要地区规模以上商品混凝土累计生产增长情况。


图3   2016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商品混凝土累计生产及增长情况

图4 2016年1-12月全国主要地区规模以上商品混凝土累计生产增长情况


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水泥价格普涨,部分地区半年来水泥价格涨幅累计超100元以上,砂、石、粉煤灰、矿粉等多项原材料价格也在大幅上升,而交通部的货运新政的实施,更是增加了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输成本。全国大范围的混凝土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价格上涨是必然的。2016年下半年商品混凝土的价格持续上涨,逼近2014年价格水平。图5为2014年-2016年全国商品混凝土各月价格均价走势(C30)。


图5   2014年-2016年全国商品混凝土各月价格均价(C30)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


2.水泥混凝土制品生产活动加快

今年1-12月,混凝土排水管、混凝土电杆、混凝土预制桩等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主要产品生产增速回暖,混凝土压力管持续减产,下半年以来减产幅度逐月收窄。表1显示2016年1-12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表1  2016年1-12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3.行业收入、盈利低速增长

今年1-12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规模扩张略有增长,规模以上企业数达9096家,比上年末增加607家。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05.1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同比加快2.0%。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回升是行业规模扩张及主要产品生产活动加快的直接反应。图6为2015年、2016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同比增长情况;图7为2006-2016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年增长情况。  

 图6     2015年、2016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同比增长情况     注:2015、2016年主营业务增长均采用同口径同比增长率

 图7  2006-2016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年增长情况


今年1-12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58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同比降低1.2%,。近几个月,市场需求有所改善,库存下降,去产能取得一定成效。但部分能源、原材料价格回升较快,行业企业效益增长自二季度以来逐渐趋缓,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呈相反趋势,表明行业盈利能力呈下降态势。图8为 2015年、2016年行业利润总额及同比增长情况;图9为2006-2016年行业利润总额及年增长情况。


图8   2015年、2016年行业利润总额及同比增长情况         注:2015、2016年利润增长均采用同口径同比增长率



图9   2006-2016年行业利润总额及年增长情况


三、主要分行业情况

1.预拌混凝土行业

2016年上半年,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数量增至10788家,较去年同期的10396家增加392家,增幅为3.77%。

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话语权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市场秩序不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管理效果微弱;市场信息渠道松散,亟待高效整合。

发展的主要趋势:行业拐点或已来临,但市场需求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引领行业走向去产能与整合重组,分级化发展趋势渐渐显示,行业龙头涌现;创新发展将成为行业突破的重点方向;预拌向预制转型时机日趋成熟;趋于向功能化、特色化发展,将逐渐成为消纳城市固废的主力。

2.预制混凝土桩行业

我国的预制混凝土桩生产企业已逾600家,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全行业预制混凝土桩年产量已达4亿米,其中管桩年产量达3.5亿米。从规模和产能来看,大部分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安徽、天津等省。1-9月,全行业在产企业约450余家,预制混凝土桩产量约2.3亿米。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预制桩的生产装备不仅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装备的技术性能与国外同类装备也已基本接近。

发展的主要趋势:重点发展大规格、高承载性能、适应不同环境和工程结构要求的预制混凝土桩产品;研究开发自动化(智能化)成型技术、免蒸养及免蒸压养护技术、复合结构设计技术、清洁能源养护技术、桩基础组合配桩设计技术、新型植桩施工技术;优化预制混凝土桩基础结构设计,推广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生产工艺及装备,扩大预制混凝土桩的应用范围。

 3.预制混凝土构件行业

2016年国家明确要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在国家和行业陆续出台相关发展目标和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陆续出台扶持相关建筑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推进产业化基地和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住宅产业化基地涵盖开发、设计、施工、建材部品、设备等全产业链企业,大多数企业都将装配式建筑市场锁定在住宅产业化领域。

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国各地同质化竞争的局面非常严重,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依然不高;生产任务严重不足,许多从事PC业务的企业亏损严重;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矛盾短期无法化解;企业的科研和技术质量管理投入严重不足。

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和趋势:我国现行建筑管理体制还不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的现状将不断改革完善,工程总承包和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将不断推进;在全国范围内从部分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开展试点和示范入手,不断总结经验,培训人才,逐步再向中小城市推广;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依靠市场竞争规则,构建基于区域特色的产业化技术体系和发展平台,走出一条和而不同的本土化发展道路。

4.混凝土压力管行业

PCCP行业已有企业(按企业集团计)约80家,建成生产线130余条(2015年末,有20-30条生产线停产),年设计生产能力(DN600~DN4000)达5500 公里。行业产能利用率约为20%。

行业特点:行业集中度较高,马泰效应明显;5家企业相继通过公开发行股票进入资本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规模企业实施跨区域战略,国家重点工程在区域市场基本被规模企业分割完毕,一般企业很难进入;竞争层级分化明显,规模企业竞争优势显著,地位突出。

行业发展环境:其他材料技术进步带来强力竞争;改变依托订单式生产现状,适度多元化发展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企业区域竞争的格局明显,大型工程项目竞争、合作并存;全面提升“中国制造”质量品牌,参与国际PCCP行业竞争与合作。

5.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行业

我国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行业企业数量多,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总体偏低。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在国家政策导向下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企业不少于5000家,获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3500家左右;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产品制造和应用的最大规格为Φ4000mm,目前Φ4000mm以上的更大口径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正在研制中。

行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很少超过设计生产能力的50%;工程货款难收,欠款过大;人力资源明显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需要,尤其缺乏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行业发展趋势:芯模振动制管工艺和径向挤压制管工艺以其节能、高效、安全、环保正在大力推广,离心成型工艺正在逐步淘汰;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顶进施工方式推广发展迅速;大流动度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将成为应用方向;企业将向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高自动化水平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发展。

6.混凝土电杆行业

“十二五”期间,由于国家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电网建设改造总投资达到1.7万亿元,从而带动了混凝土电杆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较好地满足了电力工业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混凝土电杆生产厂家已近1000家,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

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产能过剩,尤其落后的产能规模仍然较大;节能减排、环保要求任务艰巨;质量及技术管理人才仍然缺乏,质量管控能力有待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及市场监管薄弱,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仍需提高。

四、2017年发展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阶段,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生态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突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任务艰巨。迫切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转向优化存量、化解产能过剩;由资源和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由中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发展。全行业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

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可能重点在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和重大交通项目,以及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工程或支柱性产业。

(一)2017年基建投资规模预计达16万亿

2017年,基础设施行业作为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仍将发挥作用。一方面,去年各项基础设施规划将逐步落地;另一方面,全国新一轮的基础设施投资已重新启动,以铁路、轨道交通、水利水电、环保等为主的基建项目将会加速推进。

201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保持在8%左右,基建将继续成为稳定投资及稳增长的主要力量,整体规模预计约为16万亿元。在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中,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事项,明确了今年将大力加码基建投资。其中广东拟安排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200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陕西的省级重点项目达600个,总投资额3.7万亿元,年度投资4820亿元;福建确定省重点项目1487个、总投资3.57万亿元等。

基建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2017年在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导向下,以及随着PPP模式的推广,基建投资或成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抓手之一。据业内专家预测,2017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20%,全年将在17%左右。

(二)十三五铁路建设计划投资35000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29日发表《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十三五”期间,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与发展,计划投资35000亿。到“十三五”末期,整个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要达到3万公里的规模。

(三)水利工程在建规模将逾9000亿

为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2017年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在建投资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

2017年一方面将狠抓淮河出山店、陕西引汉济渭、贵州夹岩等在建工程进度,加快投产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云南滇中引水、黑龙江锦西灌区、吉林西部供水等重大项目前期论证,力争新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在建投资规模超过9000亿元,同时确保年度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央水利投资计划完成90%以上。

力争到“十三五”末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任务。与此同时,将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统筹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全年确保新增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完成30处大型灌区和150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40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规划中央投资任务。

(四)十三五电力发展配电网建设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

2016年1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我国“十三五”电力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文件,是布局重大电力项目的重要依据。

2015年—2020年配电网建设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 1.7万亿元,加之铁路、水利、通讯、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市场对混凝土电杆总量需求仍然呈增长趋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薄弱,发展空间更大,需求量将明显增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增速明显放缓,“十三五”期间国内混凝土电杆需求量最高年份将超过2000万根。

(五)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投资约2470亿元

2016年1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前实施北京至霸州铁路、北京至唐山铁路、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铁路、崇礼铁路、廊坊至涿州城际铁路、首都机场至北京新机场城际铁路联络线、环北京城际铁路廊坊至平谷段、固安至保定城际铁路、北京至石家庄城际铁路等9个项目,总里程约1100公里,初步估算投资约2470亿元。

(六)国家战略持续拉动

1.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协同持续推进,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加快实施,将持续拉动经济发展。

2.“十三五”也是我国工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迈入世界工业强国行列的关键时期。

3.城镇、市政建设

(1)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2)“十三五”时期,城镇新建住房面积累计达53亿平方米左右。

(3)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4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

(4)装配式建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继续推进。

当前行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三不变:一是作为投资拉动产业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意味着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投资;二是作为基础性建材产业的社会定位没有变,意味着传统材料产业急需升级;三是作为规模化制造业的经济特点没有变,意味着当前行业还不适应个性化需求和定制化生产。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作为最大宗的基础性建材产业,更须借着国家仍在继续投入扩大和完善各类基础设施,诸如绿色建筑、海绵城市、新农村建设、以及不断开发地下、水上、水下人类生存空间的战略驱动,主动变革传统产业同质化的标准化制造和规模化发展模式,向着更高技术含量、更高性能质量、更多智能功能,更多文化内涵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方向发展。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企业家和科技人员一定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创新中努力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