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
一、预拌混凝土行业现状分析
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密切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仍将是拉动混凝土市场需求的主要驱动力。2014年,国内经济继续实施稳中求进的宏观政策,在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拉动下,预拌混凝土行业整体产量虽然并未受挫,但是诸多方面的原因使行业发展面临关键的转型期和市场整合期,这个时期或还将持续多年,但是终究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行业总体状况
1、绿色生产是混凝土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十八大”召开以来,政府、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促使更多企业加速对老站的改造步伐。绿色生产是混凝土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对企业主的一个严峻挑战,企业需要在资金和技术上加大投入,从另一角度也等于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对混凝土搅拌站绿色化的要求成为解决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
2、预拌混凝土行业将成为资源综合利用、利废的重要力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矿产废石和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如钢渣、磷渣、石粉、尾矿石、再生骨料、再生微粉等经过加工、筛选之后,可以成为生产混凝土的组分材料。即缓解资源日趋紧张的状况,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大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和各种掺合料应用技术的推广力度,以混凝土产品的耐久性为目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功能为重点,以可开发再生资源为方向,向建设工程提供高、中、低端、符合结构件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向市场提供生产差异化、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混凝土产品。
3、做大做强是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发展方向。规模化在当前有了更进一步的内涵,其不仅仅指混凝土生产设备数量上、企业资金投入规模的规模优势,而是指是否具有产业链在上下游延伸上的规模投入,预拌混凝土企业是否在水泥、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等原材料上具备自主优势,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实力。如同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业务,应充分发挥水泥企业的原料主导优势,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协同,不是简单地对搅拌站进行并购,管理体系优化和资源主导将是未来评价企业实力的标准。
4、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行业秩序的建立,发展和培育优秀混凝土企业品牌是必然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要“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说明市场将进一步放开,随着混凝土企业资质的取消,同行竞争将更加激烈。行政手段的干预并不利于有优秀企业的成长,只有市场才能使企业百炼成金,企业只有依靠优秀的人才,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完善的服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所以,企业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走出价格竞争、规模竞争的误区,树立自己的品牌,与协会共同努力,营造有序竞争的良好秩序。
(二)行业数据分析
前三季度,全国预拌混凝土累计产量同比与当月产量同比增速较去年均有明显下降,从各区域产量增速来看,西北地区产量增速较去年下降27个百分点,除中南、西南地区,其他四个区域前三季度累计产量均为个位数增长,其中华北地区增速只有2.74%。
图:全国及六大区域商品混凝土累计产量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下跌走势并未停止,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9月份仍有小幅下滑;基础设施建设受道路运输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上涨整体投资增速水平止跌回升。然而从四季度气候条件来看,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呈逐月递减的趋势,而北方部分地区在入冬前会有抢工期现象出现,混凝土需求量或会有一小波逆势上扬的行情,南方在气温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也将会加快施工进度,因此 ,四季度各月混凝土需求量有可能出现高于前期的同比增幅。结合全年预拌混凝土消耗情况及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预期来看,预计2014年全年预拌混凝土产量将达到15.5亿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速较去年将有明显下降。
图:商品混凝土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万立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价格行情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混凝土市场价格波动不大,由于年初以来混凝土原材料砂石骨料价格一直不断上涨,因此2014年预拌混凝土价格略有上涨。9月底,全国水泥价格开始止跌回升,华东、中南地区引领全国水泥价格10月份继续上扬,同时到年底砂石骨料价格有可能继续保持上行趋势,因此,预计四季度预拌混凝土价格仍将小幅走高。
图:2013、2014年预拌混凝土价格走势比较(2014年10-12月为预估值)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二、预拌混凝土行业面临的问题
具体来讲,2014年各地区的整合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各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产能过剩、资源紧缺、市场供大于求是整体状况。预拌混凝土市场竞争愈加惨烈,产品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生产线闲置率逐步增大,部分企业步入市场盈利与亏损的边际,出现潜亏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更是有部分企业铤而走险,以质量来保盈利,无异于饮鸩止渴。
2、政府监管趋于深入,各地区管理部门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调控,企业生存压力陡增。在各地方政府对预拌混凝土质量、环保采取更严格的措施进行监管下,预拌混凝土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行政压力,站点土地的合法性、资质条件不合规、人员配置不足以及环保和安全设施达标等成为很多预拌混凝土企业待解决问题,目前新建站点在一、二线城市几乎不可能,环保压力使预拌混凝土各企业进入被动投资升级改造状态,但是盲目加装的环保设备往往使用功能欠佳,搅拌站一方面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投入,另一方面搅拌站徒有其表并没有达到实际环保功效,甚至还影响生产效率而最终被废弃,这就使一直面临资金流转困难的各企业更加艰难。
3、各地区发展不均衡,表现在技术层面是对原材料的使用效率不同。预拌混凝土是地域性产品,各地区原材料品种和性能不同,特别是矿物掺合料和砂石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针对当地的资源情况进行,应做到物尽其用,需要推行个性化、定制型的技术推动模式。
4、资金效率继续持续低下。有些地区在政府的干预下实现了工程材料回款良性循环,比如江西的九江地区,但同时也会带来其他问题,并不能效仿推广。最终还需要真正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化的经营运行模式,所以,急需建立行业进入和退出的服务模式,推动企业并购和整合,促进市场良性循环。
5、2014年大型水泥企业和混凝土集团化企业的扩张兼并重组行动放缓。源于各方面的压力和预拌混凝土产品利润降低,以及企业管理风险的增大,2014年大型水泥企业和混凝土集团化企业的扩张行动放缓,市场集中度整合速度下降,大型企业在进行自身管理水平提升的“练内功”阶段,同时对市场发展方向进行观望,整个行业整合处于胶着时期。
6、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责任界限不明确,呼吁施工企业最终为混凝土结构质量负责。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离不开设计、监理、施工和混凝土企业的配合,也离不开政府的监督管理。混凝土企业向施工单位供应的产品是混凝土拌合物,产品交接是在施工现场,目前的生产关系混凝土公司不能也不应该为结构质量问题负直接责任。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野蛮施工、养护不良的情况普遍存在,再加之为赶工期追求高早强带来的高开裂风险,施工环节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施工企业是混凝土企业的甲方,往往蛮不讲理,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随意推到搅拌站身上,所以预拌混凝土的采购和使用方要为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负责。
预拌混凝土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行业,每年的产值达到几百亿,从业人员超过100万,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行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力,阻力来源于行政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例如施工单位大金额拖欠货款,随意更换供货企业等等。目前的经营环境使得有实力、合规经营和积极纳税的企业由于管理和经营成本高而市场低价竞争不堪重负;而扰乱市场的投机企业借用各种管理漏洞经营生产,为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如何给行业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三、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趋势——结构调整,创新发展
从目前形势来看,今年全国混凝土行业将保持平稳发展,增速有所放缓。混凝土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遇上了持续的市场疲软,很多地方中小型混凝土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行业发展遭遇严峻挑战。混凝土行业如何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紧迫课题。
1、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这是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特别是当前力推的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要求混凝土行业必须与之相适应。这也是混凝土行业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从统计数据看,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东部沿海地区尤其严重。但是,对这种产能过剩,要做深入的、科学的分析。2013年,我国预拌混凝土产量为11.7亿立方米,有数据显示,当年全国全社会生产使用混凝土总量超过40亿立方米,预拌混凝土仅占3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80%。这表明,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仍有很大空间,目前的产能过剩主要是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并且是落后产能过剩,而绿色、现代化工厂化的产能远远不够,即行业整体设施、设备水平落后。因此,加快结构调整是当务之急。调整结构并不是简单的压缩产能,而是要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实现行业转型升级。
2、大力发展高性能混凝土。
2014年8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建标[2014]117号)。《意见》要求:通过完善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政策和相关标准,建立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机制,优化混凝土产品结构,到“十三五”末,高性能混凝土得到普遍应用。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水平,推动建筑节材。“十三五”末,C35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占预拌混凝土总量50%以上。在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以及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混凝土中推广应用C6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基础底板等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的部位中,推广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等优点,是重要的绿色建筑材料,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综合成本、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建筑技术进步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推进绿色建筑的需要,也是化解水泥、混凝土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需要,给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广阔的市场。因此,混凝土行业要抓住这个机遇,促进结构调整、市场开拓和创新发展。在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过程中,通过上下游行业的技术融合,促进混凝土行业的技术进步,使传统的混凝土行业成为科技先导的现代化行业。
3、加快推进混凝土绿色生产。
自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用国办发[2013]1号文件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来,绿色建筑行动已迅速在全国展开。
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是重点任务之一,包括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制品等建筑材料,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混凝土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也带动了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作为产业链上的上下游行业,我们要抓住机遇,在积极投入绿色建筑行动当中,相互融合,相互支持,以共同实现行业转型升级。
四、行业展望
1、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行业今后发展主要方式。
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等一系列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措施,有效托住了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经济。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将以增长质量为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行业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结构老化、同质化问题,产业集中度不高,人力资源严重缺失,生产装备自动化水平不高,创新驱动乏力,行业竞争无序等;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生态化发展中面临的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标准的新的、更高的挑战:例如,生产制造满足绿色建筑、节能建筑要求的;满足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工业利废、绿色生产等产业政策导向的;满足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的集功能和装饰性一体的新型混凝土制品,以及相应的生产制造技术、生产装备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标准体系等。
2、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需要探索发展规律和建立商业模式。
在混凝土行业竞争环境剧烈变化的背景下,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单一搅拌站逐步进入了由大企业集团主导的时期,特别是随着华润、金隅、冀东、华新、亚泰、中联、中材、南方、山水等大型水泥企业集团进入混凝土制造业,开始改变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布局与格局。
预拌混凝土行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市场集中度的建立问题重重。大型水泥集团或集团化的混凝土企业并购扩张后面临诸多问题:市场环境劣化,效益降低,对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前景的判断各有不同;进入预拌混凝土产业的方式和经营模式各不相同,不能达到预期收购目标;人力资源紧张,尤其不能体现集团化协同发展、上下游联合协作的优势;新建(或并购)站点不能良性运营,总部管控难度较大等等。
行业协会需要深入调研,加强探索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律,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积极引导行业探索预拌混凝土产业升级,鼓励预拌混凝土集团化管理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和确定发展的商业模式,并通过行业自律与行业竞合,建立良性发展业态。积极建立预拌混凝土产业相关各方的协同联系,努力探索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市场机制之路,促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市场集中度的工作,向绿色、节能、安全、品质的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目标努力!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 2019年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上)2019-12-24
- 2019年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下)2019-12-25
- 2019年度水泥混凝土管涵行业发展报告2019-12-26
- 2019年度建筑3D打印行业技术与应用发展报告2019-12-30
- 2019年度预制混凝土构件行业发展报告2019-12-31
- 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行业发展新趋势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