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官方网站
2023混凝土科学技术奖
【基础理论类】二等奖:大掺量固废复合胶凝材料及其与骨料界面性能提升机理和调控
时间:2024-06-27 来源:CCPA科技工作部 分享:
完成人团队探明了不同种类固废掺量、粒径分布和表面特性对复合胶凝材料需水性、屈服应力、塑性黏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粒径分布的固废胶凝材料流变模型;建立了物理活化程度与固废中[SiO4]及[AlO6]等无定形相聚合度及溶解率的量化关系

2024年度 混凝土科学技术奖已经开始申报,欢迎业内企事业单位及从业人员,持续关注协会官方公众号【混凝土科技奖】的相关信息。





2023年度

混凝土科学技术奖•基础理论类

项目展示







2023年度 混凝土科学技术奖工作于2023年3月启动,至2023年12月圆满完成。报名期间共收到有效申报项目45项。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初评及终评,共计30个项目获奖,包括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1项,其中“基础理论类”2项、“科技进步类”10项、“标准创新类”3项、“技术革新类”15项。

二等奖项目

大掺量固废复合胶凝材料及其与骨料界面性能提升机理和调控


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主要完成人:杨淑庆、郑大鹏、潘智生、王栋民、冯炜、崔宏志、陈水兵


项目概况

传统的高能耗、高碳排放的混凝土行业需加快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固废混凝土的应用基础研究及推广应用意义重大且迫切。活性组分的溶解和水化产物生长以及界面微结构的演化机理是固废混凝土创新性研究的重要方向。固废混凝土研究初期多针对单组分固废掺合料水化产物性能探索与分析,活性矿物的溶解过程难以表征且活性激发机理不明,固废混凝土复合胶凝材料及骨料之间多尺度界面微观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不清。完成人团队以实现固废混凝土材料“自下而上”的跨尺度性能设计与精准调控为目标,开展了“大掺量固废复合胶凝材料及其与骨料界面性能提升机理和调控”研究工作,形成了“固废混凝土工作性及水化机理—界面微结构特性—界面过渡区碱硅酸反应原位评价方法”的系统性研究成果。




主要创新点

1.大掺量固废胶凝材料流变特性及基于物理活化的溶解过程调控

固废混凝土活性矿物溶解过程难以表征且活性激发机理不明,阐明固废复合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机制是实现固废在混凝土中大规模应用的基础。完成人团队探明了不同种类固废掺量、粒径分布和表面特性对复合胶凝材料需水性、屈服应力、塑性黏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粒径分布的固废胶凝材料流变模型;建立了物理活化程度与固废中[SiO4]及[AlO6]等无定形相聚合度及溶解率的量化关系,有效提升了固废胶凝材料的活性因子;从纳米尺度阐明了固体废弃物中活性组分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宏观性能的影响机理,为大宗固废胶凝材料混凝土性能调控及界面适配奠定了基础。

基于粒径分布的固废胶凝材料流变模型
2.固废混凝土多尺度界面微结构优化机制


复合固废胶凝材料组分、活性、粒径各异且各固废组分及其与固废骨料多尺度界面结构特性不明,明确水化过程中复合胶凝材料界面及胶凝材料—骨料多尺度界面微结构的形成与优化机理是固废混凝土性能调控的核心。完成人团队基于表面改性的钢渣—硅灰复合粉磨制备新工艺,提出了制备不同活性固废颗粒包裹结构的复合固废矿物掺合料的创新方法,提升了钢渣颗粒与水化硅酸钙凝胶界面的黏结性;建立了水灰比与固废胶凝材料反应程度的量化关系,明确了大掺量固废胶凝材料的微骨料和火山灰双重效应理论对界面微观结构的优化机制,为大掺量固废胶凝材料界面微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表层吸附颗粒包裹结构的固废复合活化方法
3.固废混凝土界面碱硅酸反应抑制机理及原位评价方法


活性固废骨料界面潜在的碱硅酸反应风险使得混凝土存在耐久性劣化隐患,明晰固废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特征孔结构对活性固废骨料碱硅酸反应的抑制机理是保障固废混凝土安全应用的关键。针对碱硅酸反应始于玻璃骨料初始裂缝的特点,基于三维原位空间成像技术(X-μCT)建立了碱硅酸反应裂缝发展和微观凝胶分布的时空对应关系,阐明了混凝土孔结构及孔溶液特性对碱硅酸反应的抵御机制并建立了碱硅酸反应原位评价方法;提出了以混凝土孔结构设计及固废胶凝材料协同抵御混凝土碱硅酸反应的理论方法,并通过15年现场与实验室试验同时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大掺量固废混凝土的安全应用提供了保障。

孔结构设计及固废胶凝材料协同抵御碱硅酸反应机理




重要科学发现

1.建立了基于粒径分布的固废胶凝材料流变模型,阐明了大掺量固废胶凝材料体系性能演化机制。

明确了粒径分布与固废胶凝材料流变参数的量化关系,实现了大掺量固废胶凝材料体系工作性的可计算设计;基于物理活化降低势垒,促进活性硅铝溶出,实现了固废50%掺量条件下,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及体积稳定性的大幅度提升;从纳米尺度揭示了固废胶凝材料体系性能演化机制。


2.提出了基于表层吸附颗粒包裹结构的固废复合活化方法,明晰了大掺量固废胶凝材料混凝土微骨料—火山灰双重效应的界面过渡区改性机制。


基于固废混凝土中复合矿物掺合料之间以及胶凝材料与骨料之间不同尺度的界面微结构,提出了钢渣—硅灰复合粉磨创新方法,实现了固废矿物掺合料活性提升,增强了未水化钢渣与凝胶之间的黏结性;阐明了大掺量固废胶凝材料基于微骨料—火山灰双重效应改善界面过渡区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实现了45%大掺量粉煤灰基混凝土抗压强度突破80MPa。


3.揭示了固废胶凝材料及特征孔结构抑制固废混凝土碱硅酸反应机理,提出了固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碱硅酸反应原位评价方法。


基于原位试验阐明了废弃玻璃骨料活性、掺量、初始裂缝特性及固废胶凝材料掺量对界面过渡区碱硅酸反应产物的物化性能、分布及裂缝发展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固废混凝土活性骨料碱硅酸反应的演化规律;基于长期现场监测及实验室试验阐明了固废混凝土界面特征孔结构及固废胶凝材料对碱硅酸反应的协同抵御机制,证实了50%掺量活性固废骨料混凝土的孔结构及孔溶液特性有效抵御碱硅酸反应劣化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X-μCT的固废混凝土碱硅酸反应劣化过程原位评价方法,实现了碱硅酸反应原位演化过程的有效评估。





完成单位简介

深圳大学于198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创办,是由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以“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为办学特色,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源于1984年由清华大学对口援建的结构与市政工程系。学院通过参与重组已有“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等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有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五个部、省级教学科研平台。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承担的国家级纵向项目超过1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中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


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可追溯至成立于1937年的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资助、提供工科教育的院校;1947年更名为香港工业专门学院;1972年成立香港理工学院;1994年,香港法例《香港理工大学条例》正式生效,学校更名为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秉承校训「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精神,矢志成为一所创新型世界级大学,并以肩负社会重任为宗旨。理大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全面教育,致力培育具良好国民意识、全球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明日领袖」;同时推动具影响力的创新与跨学科研究,以应对全球最迫切的挑战。知识转移与创业文化亦是理大的基石,大学着重研以致用——将所研发的科技转化为实际应用。理大追求卓越,努力不懈,深得国际认可,持续位居全球百强学府之列。理大将继续以其雄厚根基,与各界策略伙伴合作,力求造福香港、国家乃至全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3个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园区。两校区占地518亩。目前在校学生1.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700余人,硕士生7800余人,博士生1800余人。1997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科技奖申报请点击: http://jl.ccpa.com.cn

查看申报通知请点击:关于申报和推荐2024年度 混凝土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网站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CCPA、CCPA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 (CCPA)"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返回顶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若您无法正常浏览本页面,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请您更换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浏览器.

Baidu
map